三國歷史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羅貫中。然而,《三國演義》畢竟是文學作品。我們是否想過,這些經過藝術加工的精彩故事和人物形象,與真實的歷史有什么不同之處呢?下面就讓我們共同去探究曾經上演的那’一幕幕波瀾壯闊而又撲朔迷離的歷史吧!本書內容共六章,且前加總論之部分??傉撝饕f明東漢末年社會狀況,總領各章節(jié)。第一章介紹漢末各地起義及反抗活動;第二章介紹諸武裝勢力的混戰(zhàn)和割據(jù)過程;第三章介紹曹操的發(fā)展與其逐漸統(tǒng)一北方的歷程,此章為本書重心;第四章主要介紹孫、劉集團的興起及鼎足局面的形成;第五章重點介紹魏、蜀、吳三方政治、經濟等諸領域的情況,以及三國的相互關系;第六章介紹三國相繼消亡,至西晉建立政權,統(tǒng)一全國。本書最顯著的特征在于其新穎性,筆者力求運用新的史學理念、方法及記述形式進行撰述,以求有所發(fā)明。其亦為筆者立意的思想指導和基礎。當然,在此需說明的是,文中、不少觀點及對于學術問題的看法并非筆者首發(fā),乃是受諸前輩史學家、學者研究之啟迪,實不敢獨占其功。文中相關引用,均已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