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鏡堂,1938年4月生,廣東東莞人。1965年華南工學院建筑學碩士研究生畢業(y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設計大師、首屆中國“梁思成建筑獎”獲得者。教授,博士生導師?,F(xiàn)任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院長兼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中國建筑學會副理事長。第九、第十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廣東政協(xié)常委。創(chuàng)立“兩觀三性”的建筑設計理念,探索出產、學、研三結合的發(fā)展模式,他所帶領的建筑創(chuàng)作團隊,設計了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中國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華南理工大學逸夫人文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qū)東教學組團及澳門大學橫琴校區(qū)等一大批有重大影響的建筑。主持和負責設計兩百多個項目,獲國家金、銀、銅獎以及一、二等獎31項;2004年獲“全國模范教師”稱號:2005年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2009年在中國建筑學會建國60周年建筑創(chuàng)作大獎評選中,以13項作品獲獎成為新中國成立后獲獎最多的建筑師,并榮獲全國“十佳具有行業(yè)影響力人物”大獎。出版《當代中國建筑師——何鏡堂》、《當代大學校園規(guī)劃理論與設計實踐》等多部專著,在國家一級學術期刊上發(fā)表80多篇學術論文。他培養(yǎng)的近百名博士后、博士、碩士,正成為各所在地建筑設計的骨干力量。本書主要介紹了何鏡堂的成長歷程、求學生涯、建筑理念及其建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