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shù)工業(yè)技術(shù)金屬學、金屬工藝金屬塑性成形導論

金屬塑性成形導論

金屬塑性成形導論

定 價:¥45.00

作 者: (德)科普,(德)威格斯 著,康永林,洪慧平 譯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金屬學與金屬工藝

ISBN: 9787040281361 出版時間: 2010-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6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金屬塑性成形導論》是德國亞琛工業(yè)大學塑性成形研究所(IBF)所長ReinerKopp教授和Herbert Wjege0S博士根據(jù)其多年的科研及教學經(jīng)驗總結(jié)而成的一本經(jīng)典教材,也是德國金屬塑性加工領域科技人員的重要參考書。與國內(nèi)外已出版的同類書籍相比,《金屬塑性成形導論》在內(nèi)容組成和系統(tǒng)上獨具特色。在塑性成形基本理論中以工藝過程的局部量(分布量)為基礎,詳細介紹了各類重要邊界條件、屈服條件、流動法則以及工藝控制參量的計算方法、誤差分析及使用條件等情況。在塑性加工問題解法的介紹中,既有經(jīng)典的初等解析法,也有現(xiàn)代有限元數(shù)值模擬技術(shù)、相似理論和物理模擬技術(shù)等內(nèi)容。概念準確明了,方法經(jīng)典而先進,具有很高的學術(shù)價值和實際應用價值。

作者簡介

  Reiner Kopp,工學博士,教授,國際金屬塑性成形領域的著名學者。Kopp教授于1974年起擔任亞琛工業(yè)大學塑性成形研究所所長和教授,直到2005年退休。這期間他曾擔任亞琛工業(yè)大學副校長、地質(zhì)資源與材料技術(shù)學院院長等職務。從2007年1月起他擔任亞琛工業(yè)大學大學委員會成員。Kopp教授擔任過多個科研組織委員會主席。1999年Kopp教授獲中國政府頒發(fā)給外國專家的最高獎——長城友誼獎。Herbert Wiegels,工學博士。結(jié)束了機械制造專業(yè)的學習后,Wiegels博士作為科學助手在亞琛工業(yè)大學塑性成形研究所工作,并獲工學博士學位。作為Kopp教授的親密同事,他領導了該所的材料數(shù)據(jù)組和軋環(huán)組。作為高級科學顧問,他負責協(xié)調(diào)該所的教學工作,并參加了“冶金與材料技術(shù)”專業(yè)組關(guān)于教學和科研的各委員會。

圖書目錄

1 引言
1.1 金屬塑性成形技術(shù)的任務和目的
1.2 金屬塑性變形的原因
1.3 金屬塑性成形方法分類
1.3.1 根據(jù)應力狀態(tài)進行區(qū)分
1.3.2 根據(jù)加工溫度進行區(qū)分
1.3.3 根據(jù)產(chǎn)品類型進行區(qū)分
2 金屬塑性成形基礎
2.1 基本量、局部目標量
2.1.1 應力
2.1.1.1 應力張量的對稱性
2.1.1.2 圓柱坐標
2.1.1.3 主軸系
2.1.1.4 坐標變換
2.1.1.5 靜水壓應力分量和偏應力分量
2.1.1.6 特殊的應力狀態(tài)
2.1.2 應變
2.1.2.1 正應變增量
2.1.2.2 剪應變增量
2.1.2.3 局部總應變
2.1.2.4 總體總應變
2.1.2.5 應變狀態(tài)
2.1.3 應變速率
2.1.3.1 圓柱坐標系
2.1.3.2 體積不變
2.1.3.3 變形速率
2.1.3.4 平均變形速率
2.1.4 應變功/應變功率
2.1.5 流變應力、流變曲線
2.1.5.1 測定方法
2.1.5.2 流變應力的影響因素
2.1.5.3 測得的流變曲線的不確定性
2.1.5.4 流變曲線的描述
2.1.5.5 熱塑性成形過程中的材料行為
2.1.5.6 變形熱
2.1.5.7 流變曲線測定時的溫度變化
2.1.5.8 單位變形功
2.1.5.9 平均流變應力
2.1.5.10 剪切屈服應力
2.2 邊界條件
2.2.1 連續(xù)性方程
2.2.2 摩擦
2.2.2.1 依賴于運動狀態(tài)的摩擦(粘著摩擦、動摩擦)
2.2.2.2 摩擦狀態(tài)
2.2.2.3 摩擦的特征參數(shù)
2.2.2.4 動摩擦的摩擦定律
2.2.2.5 摩擦熱
2.2.3 熱傳遞
2.2.4 材料參數(shù)和邊界參數(shù)的測定
2.2.4.1 發(fā)射率和傳熱系數(shù)
2.2.4.2 流變應力
2.2.4.3 摩擦系數(shù)和摩擦因子
2.3 基本方程
2.3.1 平衡條件
2.3.1.1 圓柱坐標系
2.3.1.2 特殊情況
2.3.2 屈服條件、屈服準則
2.3.2.1 塑性力學數(shù)學推導(形變能假說)
2.3.2.2 剪應力假說
2.3.2.3 等效應力
2.3.2.4 屈服軌跡(屈服面、屈服柱面)
2.3.2.5 各向異性的材料行為
2.3.3 流動法則、流動定律
2.3.4 等效量
2.3.4.1 等效應變速率
2.3.4.2 等效變形速率
2.3.4.3 等效應變
2.3.4.4 等效變形程度
2.4 工藝目標量
2.4.1 變形功和變形功率
2.4.1.1 理想量部分
2.4.1.2 摩擦部分
2.4.1.3 剪切部分
2.4 ,1.4 有效變形功、有效變形功率
2.4.2 變形力
2.4.2.1 帶直接壓力作用的方法(例如鐓粗和軋制)
2.4.2.2 帶間接壓力作用的方法
2.4.3 變形抗力
2.4.3.1 帶直接壓力作用的方法
2.4.3.2 帶間接壓力作用的方法
2.4.4 變形效率
2.4.5 溫度
2.4.6 應變能力
2.4.7 極限變形程度
2.4.8 材料性能和構(gòu)件性能
3 塑性力學的解法
3.1 用于塑性成形基本方法的初等塑性理論
3..1.1 鐓粗理論(切片模型)
3.1.1.1 變形運動學
3.1.1.2 應變速率
3.1.1.3 應變
3.1.1.4 應力狀態(tài)
3.1.1.5 變形抗力
3.1.1.6 鐓粗力
3.1.1.7 鐓粗功
3.1.1.8 變形效率
3.1.1.9 溫度
3.1.2 拔長理論(切片模型)
3.1.2.1 變形幾何參數(shù)
3.1.2.2 變形運動學
3.1.2.3 應變速率
3.1.2.4 應變
3.1.2.5 應力狀態(tài)
3.1.2.6 拔長力
3.1.2.7 變形抗力
3.1.2.8 拔長變形功
3.1.2.9 變形效率
3.1.2.10 溫度
3.1.3 平軋件縱軋理論(切片模型)
3.1.3.1 變形幾何參數(shù)
3.1.3.2 變形運動學
3.1.3.3 應變速率
3.1.3.4 應變
3.1.3.5 應力狀態(tài)
3.1.3.6 變形抗力
3.1.3.7 變形效率
3.1.3.8 軋制力
3.1.3.9 軋制力矩(對稱軋制)
3.1.3.10 軋制功率
3.1.3.11 溫度
3.1.3.12 軋機的彈性行為
3.1.4 拉拔理論(圓片模型)
3.1.4.1 變形幾何參數(shù)
3.1.4.2 變形運動學
3.1.4.3 應變速率
3.1.4.4 應變
3.1..4.5 應力狀態(tài)
3.1.4.6 拉拔力
3.1.4.7 變形功
3.1.4.8 變形功率
3.1.4.9 變形抗力
3.1.4.10 變形效率
……
4 有限元法
5 相似理論
參考文獻
名詞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