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大系”總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jié) 宗教、倫理與道德
一、概念界定
二、基本關系
第二節(jié) 研究意義與現狀
一、研究意義
二、研究現狀
第三節(jié) 研究內容與方法
一、研究內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宗教與倫理關系的歷史邏輯分析
第一節(jié) 宗教與倫理關系的歷史分析
一、原始宗教與倫理
二、宗教與倫理的分化
三、宗教與倫理的互動
第二節(jié) 宗教與倫理關系的邏輯分析
一、不同觀點的分歧
二、宗教的倫理功能
第三章 宗教倫理
第一節(jié) 佛教倫理
一、印度佛教的人本化意蘊
二、中國佛教的倫理化發(fā)展
三、佛教倫理的基本內涵
第二節(jié) 道教倫理
一、道教倫理的產生
二、道教倫理的體系化發(fā)展
三、道教倫理的嬗變
四、道教倫理的基本內涵
第三節(jié) 基督教倫理
一、基督教倫理的產生與發(fā)展
二、新教倫理的勃興
三、基督教倫理在近現代的新發(fā)展
四、基督教倫理的基本內涵
第四節(jié) 伊斯蘭教倫理
一、伊斯蘭教倫理的產生與發(fā)展
二、宗教復興境遇中伊斯蘭教倫理的新發(fā)展
三、伊斯蘭教倫理的基本內涵
第四章 文明沖突與宗教倫理
第一節(jié) 全球化發(fā)展
一、全球化概念的界定
二、全球化發(fā)展的進程與新特點
三、全球化視野中的世界文明
第二節(jié) 文明沖突
一、“文明沖突論”的提出
二、“文明沖突論”的主要內容
三、對“文明沖突論”的批判
第三節(jié) 宗教對構建和諧世界的作用
一、和諧世界與宗教
二、全球倫理的提出與內涵
三、全球倫理的審視
第五章 現代宗教的倫理化趨勢
第一節(jié) 宗教倫理化趨勢的必然性
一、世俗世界發(fā)展的客觀要求
二、宗教尋求發(fā)展的內在要求
三、宗教倫理化趨勢的社會認同
第二節(jié) 宗教倫理化趨勢的具體展現
一、宗教倫理研究的興起
二、社會關懷理論與實踐的崛起
三、宗教道德教化功能的強化
四、宗教界對新倫理問題的關注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