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軟件工程及軟件方法學軟件開發(fā)之韻:和諧敏捷、珠聯(lián)璧合的開發(fā)

軟件開發(fā)之韻:和諧敏捷、珠聯(lián)璧合的開發(fā)

軟件開發(fā)之韻:和諧敏捷、珠聯(lián)璧合的開發(fā)

定 價:¥39.00

作 者: 雷劍文,陳振沖 著,楊艷 等譯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軟件工程/開發(fā)項目管理

ISBN: 9787121108167 出版時間: 2010-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9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軟件開發(fā)之韻:和諧敏捷、珠聯(lián)璧合的開發(fā)》是一本關于推薦、推廣、推崇敏捷開發(fā)的軟件方法學教材,這種方法同時尊重人員與實踐的軟件開發(fā)的雙重韻律。全書包括兩部分,共9章。第一部分由三章組成。第1章介紹軟件開發(fā)韻律的概念,第2章、第3章分別討論人與實踐,闡明軟件開發(fā)的一些基本概念并提出幾個重要的問題,如:“什么是敏捷價值?”“從開源軟件開發(fā)中我們能學到什么”等。第二部分包括其余的六章,都是關于開發(fā)韻律的。軟件開發(fā)韻律是一個強大的比喻,可幫助我們分析何時更好地采用一種軟件開發(fā)的方法,使軟件開發(fā)實踐更加和諧,軟件的質(zhì)量也得以提升。另外,《軟件開發(fā)之韻:和諧敏捷、珠聯(lián)璧合的開發(fā)》以軟件開發(fā)實踐中的點滴作為出發(fā)點展開討論,描述了一些項目片段和工業(yè)實例,注重用事實說話。全書行文深入淺出,親切自然,并配以很多有趣的漫畫來闡述書中的概念,值得讀者細細品讀,定當回味無窮。適合閱讀《軟件開發(fā)之韻:和諧敏捷、珠聯(lián)璧合的開發(fā)》的,不僅僅是處在軟件行業(yè)第一線的程序員;各個軟件開發(fā)單位的團隊領導、項目主管、高層管理人員,以及人力資源經(jīng)理、文檔撰寫人員、程序開發(fā)工具的設計者、程序開發(fā)語言的設計者,甚至所有其工作與程序開發(fā)有關的人,都能從《軟件開發(fā)之韻:和諧敏捷、珠聯(lián)璧合的開發(fā)》中得到啟發(fā)。

作者簡介

  KIM MAN LUI博士,是一位大學(Hong Korlg Polytechnic University)電子計算學系的訪問教授。他是Oracle認證數(shù)據(jù)庫管理員和Sun認證、Java程序員。KEITH C.C.CHAN博士,是香港理工大學電子計算學系的教授和系主任,他曾經(jīng)是IBM設在多倫多的IBM加拿大實驗室(IBM Canada Laboratory)的高級分析員。譯者簡介:楊艷,長安大學信息工程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包括:智能交通系統(tǒng)、交通安全、駕駛員心理學和軟件工程管理等。主要研究興趣:檢測評價車內(nèi)外駕駛環(huán)境,為科學地制定交通策略提供理論依據(jù),并致力于利用改善車內(nèi)外軟硬件環(huán)境以提高交通安全。丁大江,大學畢業(yè)后就一直做軟件編程,迄今已有十余年,有完成任務的喜悅,更多的是陷入幾乎絕望的煩惱。好的編程方法可以大大縮短編程過程,希望這本書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倪神昭,福建泉州籍人。2005年畢業(yè)于廈門大學自動化系,同年進入英國倫敦大學研讀智能系統(tǒng)碩士學位。2010年博士畢業(yè)于南安普頓大學計算機系,主修機器學習與機器翻譯。王天驕,本科畢業(yè)于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取得學士學位。至本書截稿時,就讀于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土木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交通運輸研究組,攻讀博士學位。研究興趣包括:道路使用者行為,交通建模與仿真,智能交通系統(tǒng)等。楊軍,總后直屬某部助理工程師,管理學、軍事學學士,后勤管理信息化碩士。研究方向:后勤信息化理論與實踐、基于多Agent的信息系統(tǒng)協(xié)同等。張靖,2004年畢業(yè)于長安大學,2005年就讀于南安普頓大學交通規(guī)劃與工程碩士專業(yè),2006年畢業(yè)后繼續(xù)在該校攻讀博士學位。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第1章 程序員不死 2
1.1 開發(fā)軟件與修建隧道相比 3
1.1.1 美好的舊時光 3
1.1.2 情況越變化,他們越相同 4
1.1.3 軟件產(chǎn)品的背后 5
1.1.4 成交或不成交 8
1.2 哆來咪哆來咪 10
1.2.1 迭代模型 12
1.2.2 編碼后修復模型 14
1.2.3 混沌 15
1.2.4 重要的方法 19
1.3 軟件開發(fā)韻律 22
1.3.1 五線譜示例 23
1.3.2 博弈理論 26
1.3.3 啟動-結(jié)束示圖(In-Out Diagram) 28
1.3.4 精通-培訓示圖 29
1.3.5 不用數(shù)學 30
1.3.6 去哪里探索韻律 31
參考文獻 32
第2章 了解程序員 34
2.1 個性及智力 36
2.1.1 編程高手 37
2.1.2 了解你的團隊 38
2.1.3 招募程序員 40
2.2 外包程序員 42
2.2.1 本土化的程序員 43
2.2.2 程序員,文化及團隊 44
2.3 經(jīng)驗式管理 45
2.3.1 對待因果關系不嚴謹 46
2.3.2 謹慎借用經(jīng)驗 47
2.3.3 從現(xiàn)在做起 49
參考文獻 51
第3章 從開源做起 52
3.1 流程和實踐 55
3.1.1 項目的四個P 57
3.1.2 敏捷的價值 60
3.1.3 零起點合作 61
3.2 開源軟件開發(fā) 62
3.2.1 軟件克隆 63
3.2.2 軟件質(zhì)量 64
3.2.3 啟動流程 65
3.2.4 開源開發(fā)團體 66
3.2.5 用戶程序員 67
3.2.6 參與者角色 68
3.2.7 快速發(fā)布 69
3.2.8 黑盒編程 72
3.2.9 OSS實踐 74
3.3 類OSS開發(fā) 74
3.3.1 敏捷實踐 75
3.3.2 近鄰交流 76
3.3.3 松耦合和緊耦合 77
3.3.4 同一地點的軟件開發(fā) 78
3.4 結(jié)論 79
參考文獻 80
第二部分:韻律
第4章 抄襲編程 84
4.1 抄襲 86
4.1.1 已有的代碼 87
4.1.2 社交網(wǎng)絡分析 88
4.1.3 被抄襲 89
4.1.4 讓人人成為程序員 92
4.1.5 模式語言 96
4.1.6 軟件團隊能力 98
4.1.7 粗線條設計 101
4.1.8 培訓不是解決方案 102
4.2 抄襲最快 103
4.2.1 不道德 104
4.2.2 無先例的代碼 105
4.2.3 人際關系網(wǎng) 106
4.2.4 抄襲的韻律 107
4.2.5 工作中抄襲 110
4.3 抄襲的生意與韻律 112
4.3.1 15分鐘的商業(yè)報告 113
4.3.2 市場調(diào)研 115
4.3.3 聊天機器人 117
4.3.4 老歌新唱 122
參考文獻 125
第5章 結(jié)對編程 127
5.1 藝術與科學 128
5.1.1 最佳搭檔 129
5.1.2 喧鬧的程序設計 130
5.1.3 僅僅是培訓 131
5.1.4 付費給觀眾 131
5.2 兩個世界 132
5.2.1 沒錢的世界 133
5.2.2 金錢引導的世界 135
5.2.3 經(jīng)濟學 136
5.2.4 虛構(gòu)的質(zhì)量——時間關系 136
5.2.5 加速運行時間 137
5.2.6 關鍵路徑法 138
5.2.7 為什么是兩個結(jié)對而不是三個:反組織現(xiàn)象 141
5.2.8 軟件的需求是個拼圖 142
5.3 程序設計任務需求 144
5.3.1 2+4=6 144
5.3.2 2+4=4 145
5.3.3 2+4=3 146
5.3.4 2+4≥2 147
5.3.5 2+4=? 148
5.4 結(jié)對編程不僅僅是程序設計 149
5.4.1 用代碼設計 150
5.4.2 結(jié)對設計 152
5.4.3 韻律結(jié)對編程 154
5.5 結(jié)對編程團隊指導 156
參考文獻 158
第6章 重復編程 161
6.1 結(jié)對編程的爭議 164
6.1.1 編程是一項特殊的工作嗎 164
6.1.2 三個腦袋是否比兩個好 165
6.1.3 不可重復的實驗 166
6.2 重復編程 167
6.2.1 相反的結(jié)果 171
6.2.2 原理 173
6.2.3 三人一組編程的效率不高 174
6.3 旋律:結(jié)對-單獨-結(jié)對-單獨 176
6.3.1 持續(xù)性 177
6.3.2 聯(lián)系 179
6.3.3 動機 183
6.4 證明布魯克斯法則的一個特例 186
6.4.1 士氣低落 188
6.4.2 溝通的成本 189
6.4.3 適用于延誤項目的旋律 191
參考文獻 193
第7章 敏捷組隊 196
7.1 項目團隊 199
7.1.1 自組織團隊 201
7.1.2 團隊中的團隊 202
7.1.3 項目團隊的組成 204
7.1.4 團隊生命周期與學習曲線 205
7.2 生產(chǎn)力 208
7.2.1 生產(chǎn)力的錯覺 208
7.2.2 集體代碼所有權 209
7.2.3 責任、職責和透明度 210
7.3 問題與出問題的人 211
7.3.1 旋律:困難——重組 213
7.3.2 組隊原則 215
7.4 拯救即將失敗的項目 217
7.4.1 項目紅綠燈報告 218
7.4.2 一個商業(yè)案例 219
7.4.3 指導委員會會議 219
7.4.4 敏捷組隊發(fā)揮作用 221
7.5 提防Iago(埃古) 222
參考文獻 223
第8章 增量設計 225
8.1 建模和計劃 226
8.1.1 敏捷計劃 227
8.1.2 使用功能性模塊進行設計 230
8.1.3 簡潔設計 231
8.1.4 總體成本的概念 232
8.2 返工還是復用 235
8.2.1 無法避免的返工 236
8.2.2 即興創(chuàng)作 237
8.2.3 預先設計 239
8.3 即時的軟件開發(fā) 240
8.3.1 CMM的旋律 241
8.3.2 一次工廠參觀 244
8.3.3 走來走去的工人 245
8.3.4 即時軟件開發(fā) 247
8.3.5 增量式設計 248
8.4 需求復雜性 250
8.4.1 遺漏的需求 253
8.4.2 沖突的需求 254
8.4.3 迅速改變的需求 254
8.4.4 需求和設計 256
8.5 重構(gòu) 256
8.5.1 重構(gòu)活動 259
8.5.2 通過挑戰(zhàn)進行重構(gòu) 260
8.5.3 為了設計模式進行重構(gòu) 263
8.5.4 故意制造錯誤 264
參考文獻 264
第9章 測試驅(qū)動開發(fā) 267
9.1 逆向瀑布 270
9.1.1 設計-編碼-測試 270
9.1.2 測試-編碼-設計 271
9.2 測試優(yōu)先編程 272
9.2.1 測試和驗證 272
9.2.2 斷點測試 273
9.2.3 支撐實踐 275
9.3 韻律:測試-編碼-重構(gòu) 276
9.3.1 簡單的案例 278
9.3.2 自動操作 279
9.3.3 意識革命 281
9.3.4 用來合作的測試案例 284
9.4 快速的軟件過程升級 286
9.4.1 培訓程序 286
9.4.2 項目規(guī)劃 287
9.4.3 項目跟蹤 288
9.4.4 軟件質(zhì)量 289
9.4.5 軟件配置 290
9.4.6 人員紀律 291
參考文獻 291
尾聲 各種樂聲的混合 293
開發(fā)旋律和您 294
適用于具有更多重復性編程任務的開發(fā)旋律 295
適用于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的開發(fā)旋律 295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