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佛教佛教文學概論

佛教文學概論

佛教文學概論

定 價:¥39.00

作 者: 吳正榮 著
出版社: 云南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文學理論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48200123 出版時間: 2010-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29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佛教文學概論》是佛教文學領域里第一部自成體例、理論構架完備的學術專著。首次明確地將佛教文學定性為生命文學,并確立了佛教文學的生命價值體系存在。全書始終圍繞佛教生命文學所體現(xiàn)出的人文關懷和人性高度來展開討論,力圖發(fā)掘出佛教文學的內在生命力。從另一個角度初步分析中國盛唐以來以意象運用為手法、意境創(chuàng)造為終極的詩歌,以“吟詠情性”的理論為實踐的中國傳統(tǒng)抒情寫意文學的生命力和文學價值所在?!斗鸾涛膶W概論》構架完備,視野寬廣,既探討了佛教經典的文學性,也探討了佛教對中國古典文學的影響,亦涉及現(xiàn)當代文學、臺灣文學中的佛教因素,第一次將傣族的佛教文學納入了研究視野。《佛教文學概論》將以僧人為主體所創(chuàng)作的“山居詩”作為專題來研究,并首次提出了“山居詩”應作為一個被忽略了的,又是中國文學史上歷時最長久、創(chuàng)作者人數(shù)最多、作品最豐富的重要文學流派的觀點?!斗鸾涛膶W概論》既有全面的概論,也有深入的專題探討,更有深入到精神分析,從情感、夢幻、悲憫、空苦等不同角度對佛教文學的探討,試圖勾勒描述出佛教文學那種孜孜不倦地尋求生命安頓的感人情懷?!斗鸾涛膶W概論》可作選修教材參考,提升大學生乃至研究生的閱讀視野和修養(yǎng)品位,也可作文學閱讀的特殊視角延伸和內在生命品質發(fā)現(xiàn),還可作學術深入研究的交流探討?!斗鸾涛膶W概論》必然引起人們對佛教文學的更大關注,給人帶來視野和價值觀的變化,使既往的常識發(fā)酵出新鮮的香醇。

作者簡介

  吳正榮,1958年生于云南西雙版納小勐養(yǎng),深受南傳上座部佛教文化熏陶。曾遇奇緣,得授私學,浸潤傳統(tǒng)文化二十九個年頭。廣泛涉獵易學:中醫(yī)學、佛道修煉等領域,并得其心傳,領略到了“頓悟見性”的真實不虛。為從事專業(yè)研究多添了一重親身體驗的優(yōu)勢?,F(xiàn)任教于云南玉溪師范學院文學院。主要從事佛教生命哲學、美學、文學及其修養(yǎng)學方向的研究。發(fā)表過生命哲學專著《生命的升華之路》及有關生命哲學、美學、文學及其修養(yǎng)學等方面的論文三十多篇。極力立論“大生命觀”,倡導傳統(tǒng)文化“修養(yǎng)人格,升華生命”的生命實踐。已完成《(壇經)生命論》、《大智慧禪修頓悟——生命品質提升教程》、《家長教育新思維》、《實用養(yǎng)生教程》等專著。發(fā)表過詩歌、小說、散文等文學作品。擅長將禪道頓悟見性、煉養(yǎng)心神與西方精神分析方法結合,快速解決各種心智疑難困擾。

圖書目錄

緒言
第一章 佛教文學導入
 第一節(jié) 釋迦牟尼的文學氣質
  一、歷史的釋迦牟尼形象
  二、宗教的釋迦牟尼形象
  三、文學的釋迦牟尼形象
 第二節(jié) 佛教影響文學的基本思想
  一、對事物本質的認識:性空
  二、對人生本質的認識:苦惱
  三、對存在本質的認識:無常
  四、對生命形式的認識:輪回
  五、對命運本質的認識:因果
  六、對生命本質的認識:無我
  七、對生命理想的認識:解脫
  八、對生命境界的認識:涅槃
  九、對生命活動的認識:修行
第二章 佛教的文學色彩
 第一節(jié) 佛教的文學類型
  一、人物行藏故事
  二、寓言神話故事
  三、天堂地獄故事
  四、生死輪回故事
  五、因果報應故事
  六、傳教救度故事
  七、修行得道故事
 第二節(jié) 佛教神話寓言故事分析
  一、與佛、菩薩有關的神話寓言故事
  二、其他與教義有關的寓言
  三、神話寓言故事小結
第三章 佛典的文學理解
 第一節(jié) 佛教典籍
  一、佛經的來歷
  二、佛經的分類
  三、佛經的流傳
 第二節(jié) 佛本生故事分析
  一、佛本生故事的思想內容
  二、佛本生故事的文學意義
 第三節(jié)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一、說此經因緣
  二、十六觀法及其文學意義
  三、經中人物形象分析
  四、該經傳達的佛教修行的本質
 第四節(jié) 馬鳴與《佛所行贊》 
  一、《佛所行贊》的內容梗概
  二、佛陀生命的完美安頓
  三、《佛所行贊》的文學特色及其地位
第四章 佛教對中國傳統(tǒng)文學的影響
 第一節(jié) 佛教對中國語言藝術的影響
  一、題材
  二、文體
  三、形式
  四、語言
 第二節(jié) 中國古代小說因果輪回形式的生命實質
  一、因果輪回的道德訓誡功能
  二、社會無意識對生命因果輪回形式的肯定
  三、佛教輪回生命觀的顯化
 第三節(jié) 中國古代戲劇中“夢”的佛教生命意識
  一、執(zhí)夢為真
  二、“情”的蘇醒及困惑
  三、生命的覺悟與尋求升華
 第四節(jié) 中國古代散文中的空苦與永恒
  一、空華泡影,感嘆無常
  二、托情山水,求證永恒
 第五節(jié) 中國古代詩詞曲中的真如本心
  一、本土詩歌的“言志”、“緣情” 
  二、“詞以境界為上”
  三、“佛心”——對中國詩詞曲境界的真正開拓
第五章 中國傳統(tǒng)文學中的佛教精神
 第一節(jié) 生命的空苦無常與悲情情緒
  一、曹操與《短歌行》
  二、楊升庵與《臨江仙》
  三、弘一大師與《送別曲》 
  四、唐詩宋詞中的悲歡離合
  五、《紅樓夢》的空幻人生
 第二節(jié) 生命的輪回流轉與悲憐情懷
  一、《聊齋志異》的人鬼情未了 
  二、《醒世姻緣傳》的因果輪回、善惡有報
  三、“三生石上舊精魂”的幾世真醇
 第三節(jié) 生命的絕望安慰與悲憫情結
  一、大團圓情結的生命關懷意蘊
  二、《西游記》與人生苦難的解脫
  三、《牡丹亭》與夢幻中的美好姻緣
第六章 中國佛教文學專題
 第一節(jié) 文人創(chuàng)作的苦情意識
  一、李商隱
  二、納蘭容若
 第二節(jié) 晚明小品中的靈性神韻
  一、晚明性靈小品的抒寫范疇
  二、晚明性靈小品諸家略舉
 第三節(jié) 詩僧創(chuàng)作的超越性光芒
  一、王梵志、寒山、皎然
  二、宋初“九僧” 
 第四節(jié) 山水中的佛性生命安頓
  一、謝靈運
  二、王維
  三、柳宗元
  四、蘇東坡
 第五節(jié) 山居詩的生命美學實證
  一、山居詩的發(fā)展
  二、山居詩的品格
  三、永明延壽山居詩的生命境界實證
 第六節(jié) 禪悟詩的生命境界
  一、關于生命本原的存在
  二、參悟途徑的詩意化
  三、悟道途中的非邏輯體驗
  四、生命本原的顯化
第七章 20世紀的中國佛教文學
 第一節(jié) 20世紀的中國佛教散文
  一、梁啟超的《惟心》
  二、許地山的《空山靈雨》 
  三、高鶴年的《名山游訪記》 
 第二節(jié) 20世紀中國詩歌的禪味
  一、蘇曼殊詩歌的心性透視
  二、孔孚山水詩的生命境界
 第三節(jié) 20世紀臺灣文學的佛風
  一、周夢蝶詩歌的內在命途解析
  二、林清玄、簡煩散文之中的生命追問
第八章 傣族的佛教文學
 第一節(jié) 南傳佛教對傣族的影響
  一、對傣族社會生活的影響
  二、對傣族文化藝術的影響
 第二節(jié) 貝葉經和傣族文學
  一、貝葉文化之源流和內涵
  二、貝葉經中的文學
 第三節(jié) 傣族文學經典
  一、《召樹屯》 
  二、《蘭嘎西賀》 
  三、阿鑾故事與佛本生故事的關系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