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1818—1883年),十九世紀俄國偉大作家,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許多描繪俄國現(xiàn)實和社會生活的作品。《羅亭》是屠格涅夫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作者馳名俄國和世界文壇的一部重要著作。小說的主人公德米特里·尼古拉耶維奇·羅亭,受男爵的委托來到了達莉婭·米哈伊洛夫娜的莊園,為的是送男爵寫的一篇論文。在女主人的家里,羅亭初來乍到便與偏激的畢加索夫針鋒相對,展開論戰(zhàn),羅亭以自己能言善辯的天才駁倒了畢加索夫,這不僅得到了女主人的賞識和大家的贊嘆,更重要的是博得了女主人的女兒娜塔莉婭的芳心。于是他倆開始偷偷約會起來,娜塔莉婭以心相許,表白了心跡。在戀愛之中,羅亭受到娜塔莉婭的熱情激勵,重新找回了奮斗的動力,振作精神,準備再創(chuàng)事業(yè)。這時,由于女主人的奸細潘達列夫斯基的告密,他倆的愛情被女主人知道了,女主人表示堅決不同意這門婚事。娜塔莉婭情急之中約見羅亭,要羅亭拿定主意,但羅亭顧慮重重。一方面他怕因此得罪了朋友沃倫采夫,背上不好聽的名聲;另一方面他又怕娜塔莉婭跟著自己,忍受不了顛沛流離之苦,于是,他毅然與娜塔莉婭分手而去。只是他萬萬沒有料到娜塔莉婭竟是一個外柔內剛的女子,乃至作出了這樣錯誤的抉擇。后來,羅亭繼續(xù)四處奔波,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人生追求而歷盡了曲折坎坷和艱難困苦,始終也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但是,由于他是靠個人奮斗,不了解俄國現(xiàn)狀,認識不到廣大人民的力量,而只是企圖依靠少數(shù)地主或貴族來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目標,所以最終還是一事無成。最后,他為法國革命,在巴黎的“國家工廠起義”中英勇犧牲。小說真實地表現(xiàn)了羅亭是一個熱情的啟蒙運動者,一個熱愛自由、傳播真理的先進知識分子。同時,小說還描繪了沃倫采夫與羅亭的愛情糾葛以及眾人與羅亭的矛盾沖突,故事情節(jié)結構完整,扣人心弦,引人入勝,是值得廣大青少年朋友閱讀的一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