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一、中世紀大學研究之重要和必要
二、中世紀大學研究文獻綜述
三、研究方法與相關界定
第一章 “黑暗”中世紀的智慧之花——大學的誕生
第一節(jié) 大學誕生的時代背景與生成基礎
一、基督教及其組織——中世紀文化的塑造者和早期知識的累積者
二、近代城市及其自治聯(lián)盟——大學生成的社會基礎和組織原型
三、古典翻譯運動與文化傳播——大學生成的知識基礎
四、文化持續(xù)復興和知識價值認同——智力活動凝聚的土壤
五、教學共同體以及學科的產生——大學生成的組織基礎和內在條件
第二節(jié) 中世紀原型大學的誕生
一、西方醫(yī)科大學的鼻祖:薩萊諾大學
二、中世紀法學研究中心和學生主導大學的典范:博洛尼亞大學
三、中世紀神學與哲學中心和教師主導大學的典范:巴黎大學
第三節(jié) 早期中世紀大學的影響
一、推動了學術研究和教育的世俗化
二、確立了后世大學學術活動范式,加速了知識的傳播和影響
三、播撒文明的種子,使得歐洲文明中逐漸成長起了近代科學
第二章 中世紀大學的類型及其演變
第一節(jié) “大學”及其設立條件的變化
一、“大學”稱謂的變遷
二、大學設立條件的變化
第二節(jié) 中世紀大學的類型與選址
一、大學的類型
二、大學校址及其選擇
第三節(jié) 大學的遷移和演變
一、大學的遷移及其影響
二、大學的演變和發(fā)展
第三章 中世紀大學自治權的確立
第一節(jié) 教權與王權的博弈及其對大學的影響
一、教權與王權的力量對比和變化
二、教權與王權的博弈對大學的影響
第二節(jié) 大學與教會勢力的博弈
一、教皇為爭奪管理權而對大學的關照和控制
二、多明我會和方濟各會對大學的影響
第三節(jié) 大學與世俗勢力的博弈
一、大學與城鎮(zhèn)市民的沖突
二、大學與統(tǒng)治機構的博弈
第四節(jié) 大學自治權的確立及其意義
一、大學自治權確立的主要標志
二、大學自治權確立的意義
第四章 中世紀大學的內部組織結構及運行
第一節(jié) 大學的內部組織結構及其演變
一、學者行會組織
二、教授會
三、同鄉(xiāng)會
四、學院
五、校長
第二節(jié) 教師、學生及其相關管理
一、教師、學生及其與大學的關系
二、教師及其職位、教學和生活狀況
三、學生及其學習、生活和就業(yè)狀況
第三節(jié) 辦學經費狀況及其管理
一、大學的財政
二、教師薪俸制度的建立
三、學生得到的教產補助、捐贈及贊助
第五章 中世紀大學的學術活動
第一節(jié) 課程與教材
一、課程性質、分類及其安排
二、教材的制作出版、流通與使用狀況
第二節(jié) 教學及考核方式
一、教學及其以講授和辯論為主的方法
二、考試及其以口頭答辯為主的方式
第三節(jié) 學位授予與畢業(yè)儀式
一、學位授予與畢業(yè)典禮
二、學位的有形標志——學術服裝
三、學術服裝及相關儀式承載的意義和價值
第六章 中世紀大學的蛻變
第一節(jié) 中世紀大學的衰落和蛻變
第二節(jié) 歷史文化價值
一、精神引領
二、理想范型的塑造
三、存在形態(tài)的范式彰顯
四、價值判斷和選擇的標準確立
第三節(jié) 中世紀大學的局限
一、宗教神學禁錮了科學在大學的生長
二、崇尚權威、注重思辨而不重事實導致了教育的墨守成規(guī)
三、缺乏質量和效益觀念的大學管理
結語
附錄歐洲大學憲章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