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變革與應答: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化與中國近代哲學的革命——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中國近代哲學的個案
一、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歷史向世界歷史轉化的總體圖景和哲學范式
二、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典型個案:世界歷史時代的形成與中國近代哲學的誕生
三、民主與科學的追求:歷史向世界歷史轉化之變革過程的哲學回應
四、傳統(tǒng)與近代的沖突與張力: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與中國近代哲學精神的重建
第一章 傳統(tǒng)與近代:農民革命中的近代理念及其悖論——民主與科學的追求:洪仁玕近代觀念論析
一、洪秀全與洪仁殲:傳統(tǒng)與近代的二元分立
二、“審時度勢”、“革故鼎新”:回應世界潮流的近代發(fā)展觀念
三、“國法”與“技藝”:力倡民主與科學的近代理念
四、意義與悲?。航硐肱c傳統(tǒng)羈絆的矛盾沖突
五、余論:基于世界歷史理論的歷史反思 。
第二章 挑戰(zhàn)與回應:東方秩序的危機與觀念世界的重建——世界化的哲學選擇:康有為的思想轉換及其悲劇
一、歷史向世界歷史轉化與世界化的哲學選擇
二、憂國憂民的精神情懷和整體革新的理論主張
三、歷史進化觀念與政治哲學抉擇
四、走向近代的博愛仁學與人性頌歌
五、走向世界的大同理想與立足中國的現實抉擇
六、理念與現實的沖突:康有為哲學的意義和悲劇
第三章 批判與超越:以“仁一通”開啟近代——走向世界歷史:譚嗣同哲學思想片論
一、“仁”的近代解釋
二、“仁一通”的哲學闡釋與近代人性觀念的確立
三、傳統(tǒng)政治秩序的危機與近代民權理念的生成
四、禮一仁一通:世界性普遍交往潮流的哲學回應
五、“理性的詭計”:愛國主義與世界主義的深刻悖論
六、歷史向世界歷史轉化的哲學回應:“中國資本社會的思想家”
七、應答時代精神之呼喚的“最高理論家”
八、傳統(tǒng)與近代的內在張力:譚嗣同與我們的時代
第四章 啟蒙與救亡:在自由與富強之間——通往世界之路:嚴復思想的意義與悲劇
一、走向“世界文學”:翻譯與價值觀念的轉換
二、通往富強之路:穿行在自由與富強的張力中
三、檢點傳統(tǒng)文化:批判、反思與雙向重建
四、解讀歷史悖論:啟蒙與救亡的悲劇性沖突
第五章 革命與重建:順應世界潮流的革命變革——傳統(tǒng)與近代的雙向變革:孫中山哲學的理念及其意義
一、歷史進化觀念:尋求歷史向世界歷史轉化的哲學根據
二、知難行易: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化與國人文化一心理結構的重建
三、民生理念:資本時代的矛盾悖論與人道的歷史哲學
四、理想與現實的沖突:走向世界歷史轉化的曲折道路
余論 批判與建構:在歷史與倫理之間——現代性與超越:尋求歷史理念與意識形態(tài)的變革
一、資本擴張與世界歷史:在批判與建構之間
二、歷史向世界歷史轉化:中國的問題與選擇
三、民主與科學:成就及其問題
四、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tài):批判與建構的雙重維度
五、走向和平、發(fā)展、合作的和諧世界:世界政治理念的革新與世界政治秩序的重建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