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如何成為窮人、被看做窮人,取決于與他們同在的“我們”——既非貧窮也不富有的普通人——的生活方式,以及我們如何贊許或者反對這種生活方式,這些“如何”投射了關于我們自身的現(xiàn)實。當生產者的社會轉變?yōu)橄M者居多的社會,窮人意味著完全不同的事:“成為窮人”曾經的意義來源來自于失業(yè),今天,它的意義主要來自于有缺陷的消費者(flawed consumer)的困境。鮑曼在本書中回顧了工作倫理的起源,現(xiàn)代社會的轉變,福利狀況的影響和窮人被社會化生產以及文化界定的新路徑,并提及窮人與貧窮可能的未來。他勾勒出在當代窮人的故事里被忽視、過度解讀和被隱藏的部分,并試圖回答:貧窮能夠用普遍公認的方法來對抗和征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