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緒論
一、研究現(xiàn)狀與意義
二、主要內容與創(chuàng)新
三、相關概念界定
第一章 共產國際、聯(lián)共(布)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問題
一、共產國際、聯(lián)共(布)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與宣傳
(一)關于堅持和捍衛(wèi)馬克思主義
(二)關于發(fā)展和推廣馬克思主義
(三)關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
二、共產國際、聯(lián)共(布)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關系
(一)關于對建立中國共產黨的幫助和對中國革命的援助
(二)關于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傳播和中國革命基本問題的初步探索
(三)關于對中國共產黨的思想禁錮和組織控制
(四)關于意識形態(tài)的同宗同源與革命利益之爭
(五)關于遵義會議和中共六屆六中全會
三、完整準確地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命題
(一)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意義
(二)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涵
(三)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質
(四)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
(五)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體系
(六)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體
(七)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民族形式
(八)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的反傾向性斗爭
第二章 共產國際、聯(lián)共(布)社會革命理論中國化
一、列寧主義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形成的影響
(一)關于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的思想
(二)關于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之間關系的思想
(三)關于無產階級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掌握領導權的思想
(四)關于東方革命歷史特點的思想
(五)關于民族殖民地革命戰(zhàn)略和策略的思想
(六)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對列寧主義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
二、共產國際、聯(lián)共(布)與中國共產黨的三次“左”傾錯誤
(一)共產國際、聯(lián)共(布)與三次“左”傾錯誤的總體評價
(二)共產國際、聯(lián)共(布)與三次“左”傾錯誤的制度根源
(三)三次“左”傾錯誤的思想方法問題
三、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科學內涵與理論價值
(一)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科學內涵
(二)“五個道路”的關系辨析
(三)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理論價值
第三章 共產國際、聯(lián)共(布)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理論中國化
一、共產國際、聯(lián)共(布)與兩次國共合作
(一)共產國際、聯(lián)共(布)在兩次國共合作中的作用
(二)共產國際、聯(lián)共(布)與中國共產黨的兩次右傾錯誤
(三)共產國際、聯(lián)共(布)與兩次國共合作的評價
二、中國革命“三階段論”與中國共產黨政治上的“左”傾關門主義
(一)中俄革命的簡單類比與“三階段論”
(二)“左”傾關門主義的主要表現(xiàn)與危害
(三)“左”傾關門主義的終結與反思
三、共產國際、聯(lián)共(布)與毛澤東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理論比較研究
(一)關于建立廣泛的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二)關于工農聯(lián)盟與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關系
(三)關于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聯(lián)盟
(四)關于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堅持無產階級領導權
(五)關于對待各派勢力的策略總方針和基本原則
第四章 共產國際、聯(lián)共(布)武裝斗爭理論中國化
一、共產國際、聯(lián)共(布)“第三時期”理論與中國共產黨軍事上的進攻路線
(一)兩種截然不同的“第三時期”理論
(二)兩個不斷升級的軍事進攻路線
(三)“第三時期”理論與中國共產黨軍事進攻路線的終結
二、共產國際、聯(lián)共(布)與中國共產黨革命道路上的城市中心論
(一)“城市中心”與“農村中心”的判斷標準
(二)共產國際、聯(lián)共(布)與城市中心論
(三)毛澤東對城市中心論的批判與反思
三、共產國際、聯(lián)共(布)與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理論的形成
(一)共產國際、聯(lián)共(布)與中共對武裝斗爭的認識
(二)共產國際、聯(lián)共(布)與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理論的形成
(三)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理論的理論價值
第五章 共產國際、聯(lián)共(布)黨的建設理論中國化
一、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建黨思想原則與中國共產黨的根基
(一)馬克思和恩格斯提供了建黨的基本原理
(二)列寧的完整建黨學說
(三)中國共產黨的深厚根基
二、共產國際“布爾什維克化”方針與中國共產黨的建設
(一)從“唯成份論”到思想建黨
(二)從教條主義到三大作風建設
(三)從偏重集中到民主與集中的辯證統(tǒng)一
(四)從宗派主義到“任人唯賢”的組織路線
三、共產國際、聯(lián)共(布)與中國共產黨建設的基本經驗
(一)獨立自主才真正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
(二)理論建設是黨的建設根本的首要任務
(三)處理黨際關系的基本原則
第六章 共產國際、聯(lián)共(布)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
一、共產國際、聯(lián)共(布)與毛澤東領導核心地位的最終確立
(一)遵義會議后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面臨來自黨內的嚴峻挑戰(zhàn)
(二)共產國際在毛澤東戰(zhàn)勝張國燾右傾分裂主義錯誤中的作用
(三)共產國際在毛澤東戰(zhàn)勝王明右傾投降主義錯誤中的作用
(四)毛澤東領導核心地位的最終確立
二、抗日戰(zhàn)爭時期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的雙向互動
?。ㄒ唬┛谷諔?zhàn)爭的偉大實踐迫切要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二)中國革命實踐經驗需要升華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三)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的雙向互動
三、共產國際、聯(lián)共(布)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基本經驗
(一)要有一個堅強的黨的領導核心和卓越領導人來獨立自主地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前提和理論基礎
(二)要對中國國情進行深入調查研究,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特殊國情緊密結合,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途徑
(三)要在實踐過程中及時總結經驗,修正錯誤,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基礎
(四)要樹立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實事求是的學風,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指導原則
(五)要反對教條主義,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要歷史特點
(六)要走自己的路,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高境界
第七章 毛澤東論共產國際
一、關于共產國際的歷史地位
二、關于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
三、共產國際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四、寶貴的歷史啟迪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