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論壇
中國電影業(yè)的概況與發(fā)展趨勢
電影本體研究
電影作為技術:遭遇界面
觀看與自我:拉康的想象界
信息時代再思考:電影是什么?
電影的隱喻本質
文化研究與影視
從銀幕到熒屏——試論電視劇的文化批評
接合理論與主體縫合——“伯明翰學派”與“《銀幕》理論”的異同及融合
論20世紀80年代電影對鄉(xiāng)土文化的表現(xiàn)
論當代臺灣電影民族化影像風格的探索
電影現(xiàn)狀觀察
機遇與挑戰(zhàn):新理想主義時代的主流大片
類型與中國式災難片
政治情懷的升華
逃脫在流俗的路上
電視研究
第60年的熒屏中國——2009年中國電視劇綜論
這個時代的娛樂
“王寶強”形象想象
電影史
博弈中的市場觀念和商業(yè)智慧——1930年代的中國電影市場
戰(zhàn)爭記憶與社會性別——1945—1949年電影中的女性表象與上海
影界重組與角色建構——談戰(zhàn)后電影中女性現(xiàn)代意識的演繹
中日早期電影的民族性探求之路
外國影視研究
當代美國電影創(chuàng)作評析
背景、主體和符號——從三部意大利影片看不同的“歷史”敘述策略
海外廣角鏡
讓“風”揭開心靈的面紗——晚年的伊文思、《風的故事》及其他
茶座
哥特蘭島上的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