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中國觀——以“中國”詞稱為主的討論
論兩宋理學家的圣人史觀
宋代社會自由度評估
略論司馬光民族觀的繼承性與創(chuàng)造性
論張載的“氣質之性”及其譜系的開展——由分解與圓融二義為詮釋進路
從“春秋學”轉入“易學”——北宋“金陵王學”(1021—1067)的“天學”構造
洛學與永嘉元豐九先生的“違志開道”
略論北宋前期的制度革新
論北宋皇后的喪禮
唐宋變革期的一個面向——從“律合格式”到“敕令格式”
再論宋太祖誓約:“不誅大臣、言官”
北宋熙寧間地方行政一瞥——以杭、臺二州對日僧成尋之接待為中心之考察
兩個同財共居大家族的演變歷程——宋代司馬光家族與姚氏家族研究
宋代禪宗僧人的行腳及其困境
論盟誓背景下北宋對遼策略的恐懼心理
北宋陜西路氣候變遷
論媽祖信仰在宋代的嬗變及其成因
從吃大蒜到吃辣椒——宋代以來四川的人群變遷與主要辛味調料的改變
沈括與醫(yī)藥學
南宋狀元策試析
蘇學嫡傳蘇伯衡——兼論蜀學對浙學之影響
略論北宋尚意書風對明代書家之影響
宋中興高孝光寧四朝實錄修纂考
南宋社會文化學家王應麟仕履系年考釋
南宋“制造御前軍器所”與“御前軍器所”考辨
三十年來中國大陸的宋史研究(1978—2008)
宋代家族史研究述評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