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1.1 燒結的目的與意義
1.2 燒結生產的發(fā)展、現狀與趨勢
1.2.1 燒結生產的發(fā)展歷史
1.2.2 燒結生產的現狀及發(fā)展趨勢
1.3 燒結生產工藝流程
2 燒結原燃料及配料計算
2.1 含鐵原料
2.1.1 鐵礦石
2.1.2 其他含鐵原料
2.2 熔劑
2.3 燃料
2.3.1 固體燃料
2.3.2 氣體燃料
2.4 配料計算
2.4.1 配料的目的與意義
2.4.2 配料計算方法
3 燒結過程物理化學原理
3.1 燒結過程概述
3.1.1 燒結礦層
3.1.2 燃燒層
3.1.3 預熱層
3.1.4 干燥層
3.1.5 過濕層
3.2 燒結過程燃料燃燒與傳熱規(guī)律
3.2.1 燒結料層燃料燃燒基本原理
3.2.2 燒結料層中溫度分布和熱交換
3.3 水分在燒結過程中的作用與行為
3.3.1 水分的蒸發(fā)
3.3.2 水汽的冷凝
3.3.3 水分在燒結過程中的作用
3.3.4 防止燒結料層過濕的主要措施
3.4 燒結過程固體物料的分解
3.4.1 結晶水的分解
3.4.2 碳酸鹽的分解
3.4.3 氧化物的分解
3.5 氧化物的還原及氧化
3.5.1 鐵氧化物的還原
3.5.2 低價鐵氧化物的氧化
3.6 燒結過程中有害元素的脫除
3.6.1 硫的去除
3.6.2 氟的去除
3.6.3 砷的去除
3.6.4 鉛、鋅、鉀、鈉的去除
3.7 燒結料層的透氣性
3.7.1 透氣性概述
3.7.2 燒結料層透氣性變化規(guī)律
3.7.3 改善燒結料層透氣性的途徑
4 燒結過程成礦原理
4.1 燒結過程固相反應
4.1.1 固相反應的一般類型及特點
4.1.2 固相反應在燒結過程中的作用
4.2 燒結過程中的液相形成與冷凝
4.2.1 液相的生成
4.2.2 液相的冷凝
4.2.3 燒結過程中的主要液相
4.3 燒結礦的礦物組成、結構及其對燒結礦質量的影響
4.3.1 燒結礦的礦物組成、結構及其性質
4.3.2 影響燒結礦礦物組成和結構的因素
4.3.3 燒結礦的礦物組成和結構對其質量的影響
5 燒結自動控制原理
5.1 燒結過程自動化體系結構
5.2 燒結過程參數的自動檢測
5.2.1 燒結自動.檢測概述
5.2.2 電子皮帶秤與定量給料裝置
5.2.3 燒結混合料水分檢測
5.2.4 料位和料層厚度檢測
5.2.5 燒結礦中FeO的質量分數的檢測
5.3 燒結基礎自動化
5.3.1 燒結基礎自動化的發(fā)展
5.3.2 典型燒結基礎自動化系統(tǒng)
5.4 燒結過程控制
5.4.1 燒結過程特點及控制方法
5.4.2 燒結數學模型
5.4.3 綜合人工智能系統(tǒng)
6 燒結生產工藝流程
6.1 燒結原料準備與配料
6.1.1 原料接受、儲存及中和混勻
6.1.2 熔劑和燃料的破碎、篩分
6.1.3 配料方法
6.1.4 理論配料計算
6.2 燒結料混合與制粒
6.2.1 混合的目的與要求
6.2.2 混勻效率與制粒效果的評價
6.2.3 影響混合與制粒的因素
6.3 混合料燒結
6.3.1 混合料布料
6.3.2 點火與保溫
6.3.3 混合料燒結過程
6.3.4 強化燒結過程的途徑
6.4 燒結礦處理
6.4.1 燒結礦的破碎和篩分
6.4.2 燒結礦的冷卻
6.4.3 燒結礦的整粒
6.5 燒結礦質量評價
6.5.1 化學成分及其穩(wěn)定性
6.5.2 粒度組成
6.5.3 轉鼓強度與篩分指數
6.5.4 低溫還原粉化性
6.5.5 還原性
6.5.6 還原軟化熔融特性
6.6 燒結生產經濟指標評價
6.6.1 燒結生產利用系數
6.6.2 返礦率
6.6.3 工序能耗
6.7 我國重點鋼鐵企業(yè)燒結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6.8 我國對燒結清潔生產的指標要求
6.8.1 清潔生產的定義
6.8.2 指標分級
6.8.3 指標要求
6.8.4 我國燒結行業(yè)與清潔生產標準的差距
7 燒結新技術和新工藝
7.1 高鐵低硅燒結新技術
7.1.1 高鐵低硅燒結固結機理
7.1.2 強化高鐵低硅燒結的技術措施
7.1.3 高鐵低硅燒結礦高爐冶煉效果
7.2 球團燒結新工藝
7.2.1 HPS小球燒結工藝
7.2.2 復合造塊燒結新工藝
7.3 低溫燒結法
7.3.1 低溫燒結法實質
7.3.2 低溫燒結工藝的基本要求
7.3.3 實現低溫燒結生產的工藝措施
7.3.4 低溫燒結技術的應用
7.4 厚料層燒結技術
7.5 熱風燒結工藝
7.5.1 熱風燒結原理
7.5.2 熱風燒結工藝因素分析
7.5.3 熱風燒結技術的應用
7.6 高配比褐鐵礦燒結技術
7.6.1 褐鐵礦的主要特性及對燒結生產的影響
7.6.2 提高褐鐵礦燒結比例的技術措施
7.7 基于鐵礦石自身燒結基礎特性的燒結配礦技術
7.7.1 理論基礎
7.7.2 企業(yè)應用優(yōu)化配礦實踐
7.8 強化燒結添加劑(助燃劑)技術應用
8 燒結節(jié)能與環(huán)保
8.1 燒結節(jié)能的方向與途徑
8.1.1 降低固體燃料消耗
8.1.2 降低點火燃料消耗
8.1.3 降低電能消耗
8.1.4 熱廢氣的回收利用
8.2 燒結污染物排放及其治理
8.2.1 燒結污染物的排放
8.2.2 燒結污染物的治理
8.3 燒結的“三廢”循環(huán)利用
8.3.1 固廢的利用
8.3.2 液廢的利用
8.3.3 氣廢的利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