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正常人體結構與功能
第一章 正常人體結構與功能緒論
第一節(jié) 正常人體結構與功能的常用術語
一、解剖學姿勢
二、方位術語
三、面和軸術語
四、新陳代謝
五、興奮性
六、適應性
七、內環(huán)境與穩(wěn)態(tài)
八、生殖
第二節(jié) 人體的基本結構及其功能
一、細胞
二、組織
三、器官與系統(tǒng)
第三節(jié) 人體功能的調節(jié)
一、人體功能調節(jié)的方式
二、人體功能的調節(jié)與反饋
第二章 運動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 骨
一、概述
二、軀干骨
三、四肢骨
四、顱
第二節(jié) 骨連結
一、概述
二、軀干骨的連結
三、四肢骨的連結
四、顱骨的連結
第三節(jié) 骨骼肌
一、 概述
二、全身骨骼肌
第三章 神經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神經系統(tǒng)的組成和區(qū)分
二、神經系統(tǒng)常用的術語
第二節(jié) 神經元的功能和反射中樞
一、神經纖維的傳導功能
二、神經元之間的突觸傳遞
三、反射中樞活動的一般規(guī)律
四、神經遞質
第三節(jié) 脊髓和脊神經
一、脊髓
二、脊神經
第四節(jié) 腦和腦神經
一、腦
二、腦神經
第五節(jié) 腦脊髓被膜、腦血管和腦脊液循環(huán)
一、腦和脊髓的被膜
二、腦血管和血-腦屏障
三、腦脊液循環(huán)
第六節(jié) 腦和脊髓的傳導徑路
一、感覺傳導徑路
二、運動傳導徑路
第七節(jié) 內臟神經
一、內臟運動神經
二、內臟感覺神經
三、內臟痛覺與牽涉痛
第四章 感覺器
第一節(jié) 視器
一、眼球的結構
二、眼的附屬結構
三、眼的功能
第二節(jié) 位聽器
一、外耳
二、中耳
三、內耳
第三節(jié) 皮膚
一、表皮
二、真皮
三、皮膚的附屬結構
第五章 內分泌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內分泌系統(tǒng)的組成及其功能
二、激素的分類及其作用的一般特征
第二節(jié) 垂體
一、腺垂體
二、神經垂體
第三節(jié) 甲狀腺
一、甲狀腺的形態(tài)和位置
二、甲狀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三、甲狀腺功能的調節(jié)
第四節(jié) 腎上腺
一、腎上腺的形態(tài)和位置
二、腎上腺皮質
三、腎上腺髓質
四、腎上腺功能的調節(jié)
第五節(jié) 胰島
一、胰島素對代謝的作用
二、胰高血糖素對代謝的作用
三、胰島功能的調節(jié)
第六節(jié) 甲狀旁腺素、降鈣素和維生素D3
一、甲狀旁腺素
二、降鈣素
三、維生素D3
第六章 血液循環(huán)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組成
二、血液的組成與理化特性
三、血液循環(huán)的通路
第二節(jié) 血漿
一、血漿的成分
二、血漿滲透壓
第三節(jié) 血細胞
一、紅細胞
二、白細胞
三、血小板
第四節(jié) 血液凝固、抗凝與纖維蛋白溶解
一、血液凝固
二、纖維蛋白溶解
第五節(jié) 血量、血型與輸血
一、正常血量及其相對恒定的意義
二、血型
三、輸血
第六節(jié) 心
一、心的位置與外形
二、心的構造
三、心率與心動周期
四、心的泵血過程
五、心輸出量及其影響因素
六、心肌的生理特性及其影響因素
七、心音
八、心的內分泌功能
第七節(jié) 血管
一、血管的分類及特點
二、肺循環(huán)的血管
三、體循環(huán)的動脈
四、體循環(huán)的靜脈
五、動脈血壓與動脈脈搏
六、靜脈血壓與血流
七、微循環(huán)
八、組織液的生成與回流
第八節(jié) 心血管活動的調節(jié)
一、神經調節(jié)
二、體液調節(jié),
三、心、肺、腦循環(huán)的特點
第九節(jié) 淋巴系統(tǒng)
一、淋巴系統(tǒng)的組成及功能
二、淋巴管道
三、淋巴器官
第七章 呼吸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及功能
二、胸腹部標志線及腹部分區(qū)
第二節(jié) 呼吸道
一、鼻
二、咽
三、喉
四、氣管與主支氣管
……
第二篇 病原生物與免疫學
第三篇 病理學基礎
主要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