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您還記得幼年時母親口中的歌謠、學習時代音樂老師彈奏的名曲片段,總有一段段熟悉的旋律在腦海里縈繞不斷。坐在車上耳朵里總會放上MP3獨享歌曲,游走在街上抑或閑逛在商場里也總是有各種旋律充斥大腦,久而久之我們都會哼唱這些或熟悉或不熟悉的音樂。讓我來告訴您:您已經在無意間進行了“音樂鑒賞”的過程!您或許是先“賞”或許是先“鑒”,但其過程肯定是愉悅和滿足的。在發(fā)展速度如此之快的現(xiàn)代社會,還有什么能讓我們如此真誠地對待音樂呢?請不要放棄美妙音樂帶給我們的真實感受,我們需要她!馬克思說過:“欣賞音樂,需要有辨別音律的耳朵,對于不辨音樂的耳朵來說,再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可是,如果只是聽覺的感知,我想是遠遠不夠的。與其說用耳朵聽音樂,不如說更多的時候我們都是用心來聆聽音樂。如果只是聽音樂的話,我們就太忽視了音樂的力量。說音樂的力量是有魔法的一點也不為過。否則我們熟悉并敬仰的大音樂家貝多芬也就不會說“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這樣的話了。所以我們要滲透到音樂的里面,體會她偉大的力量。“誰能滲透我音樂的意義,便能超脫尋常人無以自拔的苦難”貝多芬的傲言難道是騙人的謊話嗎?聽完他的交響曲,您可以再來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