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
第一篇 用兵遣將
1.先發(fā)制人,后發(fā)制于人
2.死中求生,敗中取勝
3.三十六策,走為上策
4.遠水不救近火
5.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6.上馬能擊賊,下馬作露版
7.乘長風破萬里浪
8.天茍棄之,不患不亡
9.攻則不足,守則有余
10.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11.毒蛇螫手,壯士解腕
12.上不上,下不下
13.克敵之要,在乎將得其人;馭將之方,在乎操得其柄
14.存亡之機,問不容發(fā)
15.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16.事成于果決而敗于猶豫
17.霸國無貧主,強將無弱兵
第二篇 治國愛民
18.省官不如省事
19.吉兇由人,不在于地
20.天無不覆,地無不載
21.天時地利不及人和
22.同舟而濟,胡越一心
23.作者不居,居者不作
24.兄弟緝睦,則祚流萬世;若內自相圖,則禍不旋踵
25.數戰(zhàn)則民疲,數勝則主驕,以驕主御疲民,未有不亡者也
26.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27.饑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
28.王者視四海如一家
29.刻民以奉君,猶割肉以充腹,腹飽而身斃,君富而國亡
30.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31.錢用盡更來,機事一失不可復追
32.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則常足;取之無度,用之無節(jié),則常不足
33.物極則反,器滿則傾
34.百姓安則樂其生,不安則輕其死
35.知用兵之術,不知為天下之道
36.足寒傷心,民怨傷國
37.舉大事者不顧家
38.治國譬如治家,耕當問奴,織當訪婢
39.去河北賊易,去朝廷朋黨難
40.物不極則不反,惡不極則不亡
第三篇 賞罰分明
41.有功必賞,有罪必罰
42.無賞無罰,雖堯舜不能為治
43.軍無賞,士不往
44.赦者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
45.法一動搖,人無所措手足
46.取法于上,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為下
47.父子兄弟罪不相及
48.愛之適足以傷之
……
第四篇 用人識人
第五篇 廣納建言
第六篇 自我修為
續(xù)編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