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梭。《外語教育》自2001年創(chuàng)刊以來,已經走過了8年。8年雖是彈指一揮間,但在論文作者、編審和出版人員的辛勤耕作下,《外語教育》已日漸脫離稚氣,成為廣大外語工作者進行學術交流、展示研究成果的重要園地。本期《外語教育》大體沿用了第七期的內容框架,共設置了六個欄目:專家特稿欄,外國語言及語言理論欄,二語習得與外語教學欄,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欄,翻譯理論與實踐欄,外國文學研究欄。在外國語言及語言理論專欄,學者們概述了生態(tài)語言學、國內外模因研究及從身份認同視角考察“面子”和“禮貌”等概念的研究成果,闡釋了標記理論的靜動二態(tài)性,分析了科技英語中倒裝句的信息功能和動副組合的概念整合。在二語習得與外語教學專欄,稿件涉及語法隱喻理論、社會化語言習得理論、外語自主學習、英語詞匯的磨蝕、模糊語、語塊、閱讀態(tài)度、文章的易讀性、聽力教學、英語專業(yè)學生人文知識等話題。在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專欄探討了意識形態(tài)對語義韻的操縱、“臉”的隱喻、英語專業(yè)學生寫作的特點。在翻譯理論與實踐專欄刊發(fā)的論作涉及翻譯理論對比分析,具體問題的翻譯技巧研究,以及對翻譯教學方法的討論。在外國文學研究專欄刊發(fā)了《老人與海》中的系列意象之解密、《黑孩子》中“隔離”主題的解讀、生態(tài)批評視角下弗羅斯特的詩歌、斯蒂芬•克萊恩的短篇小說《海上扁舟》的解讀等方面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