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建筑市場,這是有根據(jù)的——來自skyscrapercity網站的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中國境內正在建設的超高建筑(高度超過300米)有41個之多,并且16個已經拔地而起。300米,這曾是諾曼·福斯特及其合作者們于1998年設計的德國商業(yè)銀行創(chuàng)紀錄的高度,這個高度使其成為當時歐洲最高的摩天大樓。目前在中國,私營性建筑設計行為仍然是新生事物,要知道,直到1994年中國才開始允許私人建筑師執(zhí)業(yè)。同樣在不久以前,外國建筑師紛紛從中國1萬多個政府性建筑設計研究院中尋找合資、合作伙伴,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ECADI(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和SIADR(上海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這兩家公司分別擁有1500多名雇員。然而,我們推出的展覽和這本書的主題卻是那些經營靈活的小型建筑事務所,他們在建筑競賽上獲過獎,與國際建筑界保持聯(lián)系,并在全世界范圍內進行設計實踐,恰恰是這些使他們與世界各國建筑師成為合作伙伴。換言之,他們就是當今建筑發(fā)展的縮影。2009年恰逢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中國主賓年,而其主題詞是“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因此我們希望了解中國建筑發(fā)展新趨勢,聽到中國建筑的新聲音。德國建筑博物館(DAM)館長、建筑師、建筑圖書作家 彼得·卡克拉·施馬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