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民居受福建所處的自然、地理、歷史、文化、社會、經濟等方面條件的影響,具有鮮明的地方風格和豐富的建筑文化內涵,呈現(xiàn)出多姿多彩的風貌。本書從人類文化學的角度即以中國東南民系的形成觀念來重新詮釋福建民居,研究構成“閩海系”的福建六大民系所具有的建筑文化特性。現(xiàn)存的以明、清兩代為主的福建民居,不僅有規(guī)模宏大、富麗堂皇的“尚書第”、“大夫第”、“進士第”、“九廳十八井”等大型府第,也有聚族而居、粗獷雄偉的土樓、土堡,還有許多坐落在山坳林間、點綴在幽谷溪畔,建筑布局活潑自由的民間小舍,更有不少依山傍水、環(huán)境優(yōu)美和諧、空間布局富有變化的民居建筑聚落。福建民居深深地扎根于民間,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施工,顯示了福建獨特的地方建筑特色和建筑裝飾手段,廣泛地集中了傳統(tǒng)建筑營建經驗而世代相傳,體現(xiàn)了民間能工巧匠的聰明才智和高超技藝。某些獨特的布局形式及營建手法,至今在許多地區(qū)新建住宅時仍被沿襲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