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詩歌精神建構的藝術向度
第一節(jié) 詩歌打量世界的幾種姿態(tài)
第二節(jié) 詩的藝術本位與詩的個人性
第三節(jié) 詩的普視性與其藝術價值
第二章 初期白話詩:反叛與啟蒙
第一節(jié) 初期白話詩的精神特質
第二節(jié) 精神反叛與詩體自由化
第三節(jié) 精神啟蒙與新詩白話化
第四節(jié) 《女神》的精神解讀
第三章 20年代詩歌人文精神的重塑
第一節(jié) 新月派詩歌的精神建構
第二節(jié) 異軍突起:李金發(fā)與象征派詩歌的精神建構
第三節(jié) 聞一多詩歌的人文理想
第四章 三四十年代:救亡與新詩的使命意識(上)
第一節(jié) 救亡精神與新詩的大眾化
第二節(jié) 新詩的大眾化與救亡精神
第三節(jié) 救亡與大眾化:新詩精神和藝術的失衡
第四節(jié) 個人在與時代的互動中實現(xiàn)藝術創(chuàng)造
第五章 三四十年代:救亡與新詩的使命意識(下)
第一節(jié) 臧克家與艾青:現(xiàn)實主義的新發(fā)展
第二節(jié) 卞之琳與何其芳:藝術與思想的協(xié)調
第三節(jié) 胡風與田間詩歌的精神價值
第四節(jié) 馮至與穆旦:現(xiàn)代主義的新跨越
第六章 詩歌新語境:“十七年”詩歌與“文革”詩歌
第一節(jié) 詩歌新語境的生成與確立
第二節(jié) “十七年”詩歌精神的建構
第三節(jié) “文革”詩歌精神的反思
第四節(jié) 聞捷:以獨特的方式建構詩歌精神
第五節(jié) 郭小川、賀敬之詩歌的精神解讀
第六節(jié) 食指詩歌的歷史解讀
第七章 朦朧詩:人的重新發(fā)現(xiàn)與新詩精神的回歸
第一節(jié) 朦朧詩出現(xiàn)的社會文化語境:政治化的反叛
第二節(jié) 人的發(fā)現(xiàn)與精神再啟蒙
第三節(jié) 自審意識:朦朧詩的精神價值
第八章 “后朦朧詩”:多元化與詩歌精神的缺失
第一節(jié) 以反叛為核心的“后朦朧詩
第二節(jié) 人的豐富性與詩歌精神指向的多極化
第三節(jié) 欲望化敘事下的詩性缺失
第四節(jié) 女性詩歌的身體寫作批判
第九章 消解傾向的詩學解讀
第一節(jié) 本土語境、外來思潮以及思維模式的影響
第二節(jié) “反”宇當頭:詩歌世界的隨意書寫
第三節(jié) 缺乏提升的言說
第四節(jié) 消解中的建構之光
第十章 網絡詩歌:詩歌發(fā)展的雙刃劍
第一節(jié) 詩歌媒介概覽
第二節(jié) 網絡寫作:虛擬世界里的狂歡
第三節(jié) 網絡詩歌創(chuàng)作的喜與憂
第四節(jié) 網絡技術對詩歌形態(tài)的沖擊
第十一章 “二次革命”與新詩的精神重建
第一節(jié) “新詩二次革命”的提出及其反響
第二節(jié) “新詩二次革命”的學理基礎與現(xiàn)實依據(jù)
第三節(jié) 詩歌精神重建的向度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