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著名作家蔡東藩曾先后撰寫了前漢、后漢、兩晉、南北史、唐史、五代史、宋史、元史、明史、清史、慈禧、民國12部通俗演義,全書ll20回,合計約700萬字,寫了自秦始皇至民國13年(1924年)間2170年的歷史(其中民國演義后40回由許廑父續(xù)寫),為中國歷史通俗演義的宏篇巨著。這次本社搜集多種版本,將原來的l2部歷史通俗演義合編成《中國歷史通俗演義》,分為36個分冊精印,以便于廣大讀者收藏和閱讀。蔡東藩(1877—1945),名郵,字椿壽,浙江蕭山,臨浦人。20歲前中秀才,清末以優(yōu)貢生朝考入選,調遣江西省以知縣候補,不久即因厭惡官場惡習稱病返鄉(xiāng)。辛亥以后,蔡氏開始撰寫本書,l926年9月全書告成。印發(fā)后風行海內外,銷量很大,對普及中國歷史、激勵民眾愛國熱情和繼承發(fā)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貢獻。蔡東藩治學嚴謹,務實求真,誠如他自己所說:“以正史為經,務求確鑿;以軼聞為緯,不尚虛誣?!庇捎谶@部演義是以歷史事實為基礎,適當借鑒了演義體小說的寫法,增添了一些情節(jié)與人物性格描寫,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思想性、知識性與可讀性的統(tǒng)一,在許多方面獲得了非同尋常的成就。本書作者以飽滿的愛國熱情,謳歌了歷朝保衛(wèi)和振興祖國的英雄人物,鞭撻和抨擊了歷代統(tǒng)治階級的兇殘、荒淫和偽善,還以較大篇幅描繪出、日中國政治黑暗,戰(zhàn)亂頻仍,民不聊生的慘烈圖景。本書在記述歷朝史事和人物時,顯現(xiàn)了許多寶貴的歷史經驗,對資治平亂、休養(yǎng)生息、治學為政之道,書中均有精彩的闡發(fā)和獨到的見解,給讀者帶來豐厚的教益與啟示。因此,本書是一部進行中國歷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歷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