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在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悠悠五千年,硯幾與華夏文明同生。自硯誕生以來,人類便跨入了文明的世界,可以說,硯就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象征。自此以后,在我中華大地上,《詩經》、《離騷》、《春秋》、《史記》以及大量的唐詩宋詞、詞曲歌賦等千古絕唱便不絕于耳;自此,便有了顏歐柳趙,便有了《蘭亭序》、《祭侄文稿》、《肚痛帖》、《鴨頭丸帖》以及真草隸篆等書法藝術翰墨飄香;還有那《洛神賦》、《八十七神仙卷》、《五牛圖》、《溪山行旅圖》、《清明上河圖》等驚世卷軸一一展開。硯的誕生,使中華文明沐浴著文明的朝暉,逐漸步入了寬廣、宏博、繁茂的大千世界。澄泥硯為陶硯之冠,是“硯史中的著名產物”,是中國東方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歷代帝王將相,文入墨客對之評價很高,十分珍愛,有“硯之王者”美稱,名聲顯赫。它與端硯、歙硯、洮硯并稱為我國“四大名硯”。在“四大名硯”中,端、歙、洮均以天然石材雕琢而成,唯澄泥硯以泥土陶煉而成,其以造型古樸、質地細膩、質堅不燥、滑而不膩、溫潤如玉、色澤多變、貯水不涸、歷寒不冰的優(yōu)良品質,以及雕琢細致,紋理縝密細膩,發(fā)墨如油,不損筆毫的特點,受到廣大文人雅士的一致推崇,也深受書畫大家的珍愛,所以從初唐誕生到現今1400多年來,一直位列“名硯”,歷代皆為貢品,在中國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