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模式:全球歐洲,社會歐洲》對《歐盟憲法條約》擱淺后歐洲之未來的爭論作出了重要的貢獻。自1989年以來,歐洲聯(lián)盟在很多方面都發(fā)生了改變,其中包括“歐洲”定義本身。歐盟已經擴大為27個國家,東歐與西歐間的分裂已經消失。歐盟對這些改變作出了積極的反應,它不僅成功實現(xiàn)了擴大,而且推進了單一市場和單一貨幣。然而,正是這些成功產生了反作用。法國與荷蘭的那些在全民公決中投反對票的人顯示了對歐洲未來,尤其是對社會與經濟水平的擔憂。對許多人而言,“社會歐洲”一為避免遭受全球市場沖擊而提供保護的福利國家——正在受到威脅。失業(yè)與增長緩慢似乎正在成為許多歐盟國家的地方病。歐盟的支持者應作出何種反應?一歐洲所珍愛的社會模式的未來是什么?歐盟將如何應對來自印度、中國和其他工業(yè)化國家的競爭壓力7在《歐洲模式:全球歐洲,社會歐洲》中,來自不同國家的作者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