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一 種子批的扦樣
實驗二 種子的凈度分析
實驗三 水稻品種純度檢驗
實驗四 玉米種子純度的生化鑒定
實驗五 軟X射線檢測種子的蟲害
實驗六 種子含水量的測定
實驗七 種子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測定
實驗八 種子中淀粉含量的測定
實驗九 種子中直鏈淀粉和支鏈淀粉含量的測定
實驗十 種子中蛋白質含量的測定
實驗十一 種子中蛋白質組分含量的測定
實驗十二 種子中粗脂肪含量的測定
實驗十三 種子中油脂酸價和碘價的測定
實驗十四 種子中維生素C(抗壞血酸)含量的測定
實驗十五 種子的平衡水分的測定
實驗十六 種子大小及其散落性的測定
實驗十七 種子千粒重的測定
實驗十八 種子容重及比重的測定
實驗十九 種子堆熱容量的測定
實驗二十 電導法測定種子活力
實驗二十一 Na+/K+比率測種子活力
實驗二十二 種子脫氫酶的測定(TTC法測種子活力)
實驗二十三 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測定
實驗二十四 ATP含量的測定
實驗二十五 幼苗分級法測種子的活力
實驗二十六 種子生活力的測定
實驗二十七 種子發(fā)芽試驗
實驗二十八 種子休眠特性及其破除
實驗二十九 種子消毒技術
實驗三十 吸濕回干處理促進種子萌發(fā)
實驗三十一 種子的超低溫貯藏
實驗三十二 種子呼吸強度測定
實驗三十三 淀粉酶活力的測定
實驗三十四 種子蛋白酶活性的測定
實驗三十五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測定
實驗三十六 過氧化氫酶活性的測定
實驗三十七 種子過氧化物酶活性的測定
實驗三十八 羥自由基含量的測定
附表
附表1 農作物種子批的最大重量和樣品最小重量
附表2 同一或不同實驗室內來自不同送驗樣品間凈度分析的容許差距
附表3 同一或不同實驗室內進行第二次檢驗時,兩個不同送驗樣品間度分析的容許差距
附表4 凈度分析與標準規(guī)定值比較的容許差距
附表5 其他植物種子數目測定的容許差距[1]
附表6 其他植物種子數目測定的容許差距[2]
附表7 主要作物的凈種子鑒定標準(定義)
附表8 農作物種子的發(fā)芽技術規(guī)定
附表9 我國種子質量指標要求
附表10 種子檢驗結果報告單
附表11 不同溫度下不同濃度的無機酸產生的相對濕度
附表12 不同溫度下各種飽和鹽溶液和硫酸的相對濕度
附表13 種子堆露點溫度近似值(℃)檢查表
附表14 空氣飽和濕度表
附表15 農作物病原物致死溫度表
附表16 種子處理的目的與方法的概括
附表17 蔬菜種子浸種適宜溫度和時間
附表18 常用緩沖液的配制
附表19 用熒光法快速測定種子生活力的熒光描述
附表20 農作物種子四唑染色技術規(guī)定
附表21 幾種作物種子冷凍時含水量的臨界值
附表22 幼苗鑒定標準
書寫實驗報告的要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