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考試計算機考試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專用輔導教程:三級網絡技術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專用輔導教程:三級網絡技術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專用輔導教程:三級網絡技術

定 價:¥32.00

作 者: 鐘經偉,桂陽 主編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計算機等級考試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21119958 出版時間: 2011-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16開 頁數: 236 字數:  

內容簡介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專用輔導教程:三級網絡技術(附CD光盤1張)》由希賽教育等考學院組織編寫,作為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三級網絡技術的輔導指定教程。內容緊扣教育部考試中心新推出的考試大綱,通過對歷年試題進行科學分析、研究、總結、提煉而成。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專用輔導教程:三級網絡技術(附CD光盤1張)》基于最新的考試大綱和歷年試題,內容緊扣大綱,全面實用。全書內容涵蓋了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所有知識點,對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內容有重點地進行了細化和深化。閱讀《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專用輔導教程:三級網絡技術(附CD光盤1張)》,就相當于閱讀了一本詳細的、帶有知識注釋的考試大綱。準備考試的人員可通過閱讀《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專用輔導教程:三級網絡技術(附CD光盤1張)》掌握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知識,掌握考試重點和難點,熟悉內容的分布。

作者簡介

暫缺《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專用輔導教程:三級網絡技術》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計算機基礎 1 1.1 計算機概述 1 1.1.1 計算機的發(fā)展概況 1 1.1.2 計算機的特點 2 1.1.3 計算機的應用 2 1.2 計算機系統組成 4 1.2.1 計算機系統 4 1.2.2 計算機的基本結構 5 1.2.3 微型計算機中的硬件資源 6 1.2.4 基本輸入輸出設備 8 1.2.5 微型計算機的軟件配置 10 1.2.6 程序、文檔與軟件開發(fā) 12 1.3 多媒體技術基礎 13 1.3.1 多媒體的基本概念 13 1.3.2 多媒體計算機系統 13 1.3.3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14 1.4 習題 14 第2章 網絡技術基礎 16 2.1 計算機網絡的形成與發(fā)展 16 2.1.1 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階段 16 2.1.2 計算機網絡的形成 17 2.1.3 網絡協議標準化 18 2.1.4 互聯網的應用與高速網絡技術發(fā)展 18 2.1.5 寬帶城域網的發(fā)展 20 2.1.6 我國互聯網的發(fā)展 21 2.2 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 23 2.2.1 計算機網絡定義的基本內容 23 2.2.2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23 2.2.3 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 24 2.2.4 描述計算機網絡傳輸特性的參數 25 2.3 分組交換技術的基本概念 29 2.3.1 電路交換的基本概念 29 2.3.2 存儲轉發(fā)交換的特點 29 2.3.3 數據報方式與虛電路方式 30 2.4 網絡體系結構與網絡協議的基本概念 31 2.4.1 網絡體系結構的基本概念 31 2.4.2 ISO/OSI參考模型 32 2.4.3 TCP/IP參考模型與協議 33 2.4.4 OSI參考模型與TCP/IP參考模型的比較 34 2.5 互聯網應用的發(fā)展 35 2.5.1 基于Web應用的發(fā)展 35 2.5.2 搜索引擎技術的發(fā)展 36 2.5.3 播客技術的應用 37 2.5.4 博客技術的應用 38 2.5.5 網絡電視的應用 38 2.5.6 P2P技術的應用 39 2.6 無線網絡的研究與應用 40 2.6.1 寬帶無線接入技術與IEEE 802.16標準 40 2.6.2 無線局域網與IEEE 802.11標準 40 2.6.3 藍牙技術與IEEE 802.15標準 40 2.6.4 無線自組網、無線傳感器網絡與無線網格網 41 2.7 習題 41 第3章 局域網基礎 43 3.1 局域網與城域網的基本概念 43 3.1.1 決定局域網與城域網性能的三要素 43 3.1.2 局域網拓撲結構的類型與特點 43 3.1.3 傳輸介質類型與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44 3.1.4 IEEE 802參考模型 45 3.2 以太網 46 3.2.1 以太網的發(fā)展 46 3.2.2 以太網幀結構與工作流程分析 47 3.2.3 以太網的物理地址 49 3.3 高速局域網 50 3.3.1 高速局域網的研究方法 50 3.3.2 快速以太網 50 3.3.3 千兆以太網 51 3.3.4 萬兆以太網 51 3.4 交換式局域網與虛擬局域網 52 3.4.1 交換式局域網 52 3.4.2 局域網交換機的工作原理 53 3.4.3 虛擬局域網的工作原理 54 3.5 無線局域網 56 3.5.1無線局域網的應用 56 3.5.2 紅外無線局域網 57 3.5.3 擴頻無線局域網 57 3.5.4 無線局域網標準IEEE 802.11 57 3.6 局域網互聯與網橋的工作原理 58 3.6.1局域網互聯的概念 58 3.6.2 網橋的工作原理 58 3.6.3 網橋的層次結構 59 3.6.4 網橋的路由選擇策略 59 3.6.5 網橋與廣播風暴 60 3.6.6 多端口網橋與第二層交換 60 3.7 習題 61 第4章 服務器操作系統 62 4.1 網絡操作系統的特點 62 4.1.1 單機操作系統 62 4.1.2 網絡操作系統 65 4.2 網絡操作系統的演變 65 4.2.1 早期的網絡操作環(huán)境 65 4.2.2 網絡操作系統的形成 66 4.2.3 當前的網絡操作環(huán)境 66 4.3 網絡操作系統的類型與功能 66 4.3.1 網絡操作系統的分類 67 4.3.2 網絡操作系統的結構 67 4.3.3 網絡操作系統的基本功能 68 4.4 WINDOWS網絡操作系統 69 4.4.1 Windows的發(fā)展 69 4.4.2 Windows NT的特點 69 4.4.3 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統 71 4.4.4 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統 72 4.4.5 Windows Server 2008操作系統 74 4.5 NETWARE網絡操作系統 75 4.5.1 NetWare操作系統的發(fā)展 75 4.5.2 NetWare操作系統的組成 75 4.5.3 NetWare操作系統的特點 76 4.5.4 Intranet Ware操作系統 78 4.6 LINUX網絡操作系統 79 4.6.1 Linux的發(fā)展概況 79 4.6.2 Linux的特點與組成 79 4.6.3 Novell公司的SUSE Linux 80 4.7.4 Red Hat公司的Linux 82 4.8 習題 83 第5章 INTERNET基礎 85 5.1 INTERNET的構成 85 5.1.1 Internet的邏輯結構 85 5.1.2 Internet的主要組成部分 85 5.2 INTERNET的接入 86 5.2.1 通過電話網接入 86 5.2.2 利用ADSL接入 87 5.2.3 使用HFC接入 87 5.2.4 通過數據通信線路接入 87 5.3 IP協議與互聯層服務 88 5.3.1 IP互聯網的工作原理 88 5.3.2 互聯層服務 89 5.3.3 IP互聯網的特點 89 5.4 IP地址 90 5.4.1 IP地址的作用 90 5.4.2 IP地址的層次結構 90 5.4.3 IP地址的分類 90 5.4.4 IP地址的直觀表示法 91 5.4.5 特殊的IP地址形式 92 5.4.6 子網編址 92 5.4.7 地址解析協議(ARP) 93 5.5 IP數據報 94 5.5.1 IP數據報的格式 94 5.5.2 IP封裝、分片與重組 94 5.5.3 IP數據報選項 95 5.6 差錯與控制報文 96 5.6.1 ICMP差錯控制 96 5.6.2 ICMP控制報文 97 5.6.3 ICMP請求/應答報文對 97 5.7 路由器與路由選擇 98 5.7.1 表驅動IP進行路由選擇 98 5.7.2 路由表的建立與刷新 99 5.7.3 RIP協議與向量-距離算法 100 5.7.4 OSPF協議與鏈路-狀態(tài)算法 102 5.7.5 部署和選擇路由協議 104 5.8 IPV6協議 104 5.8.1 IPv4協議的局限性 105 5.8.2 IPv6地址 105 5.8.3 IPv6數據報 106 5.8.4 IPv6擴展頭 106 5.8.5 IPv6地址自動配置 107 5.9 TCP與UDP 107 5.9.1 端對端通信 108 5.9.2 傳輸控制協議(TCP) 108 5.9.3 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110 5.10 習題 111 第6章 INTERNET基本服務 113 6.1 客戶機/服務器模型 113 6.1.1 什么是客戶機/服務器模式 113 6.1.2 客戶機與服務器的特性 113 6.1.3 實現中需要解決的主機問題 114 6.2 域名系統 115 6.2.1 域名系統概述 115 6.2.2 因特網的域名結構 116 6.2.3 域名服務器 117 6.3 遠程登錄服務 118 6.3.1 遠程登錄協議 119 6.3.2 遠程登錄的工作的原理 119 6.3.3 使用遠程登錄 119 6.4 FTP服務 119 6.4.1 FTP客戶機/服務器模型 120 6.4.2 FTP命令與響應 120 6.4.3 文件格式 121 6.4.4 用戶接口 121 6.4.5 FTP訪問控制 122 6.5 電子郵件系統 123 6.5.1 電子郵件系統的基本知識 123 6.5.2 電子郵件傳輸協議 124 6.5.3 電子郵件的報文格式 126 6.6 WWW服務 127 6.6.1 WWW的基本概念 127 6.6.2 WWW系統的傳協議 129 6.6.3 WWW系統的頁面表示方式 130 6.6.4 WWW的安全性 131 6.7 習題 133 第7章 網絡管理與網絡安全 134 7.1 網絡管理 134 7.1.1 網絡管理的基本概念 134 7.1.2 網絡管理的功能 135 7.1.3 網絡管理模型 136 7.1.4 網絡管理協議 137 7.2 信息安全技術概述 138 7.2.1 信息安全的概念 138 7.2.2 信息安全策略 139 7.2.3 信息安全性等級 139 7.3 網絡安全問題與安全策略 140 7.3.1 網絡安全的基本概念 140 7.3.2 OSI安全框架 141 7.3.3 網絡安全模型 142 7.4 加密技術 143 7.4.1 數據加密原理 143 7.4.2 經典加密技術 143 7.4.3 現代加密技術 144 7.5 認證技術 146 7.5.1 消息認證 146 7.5.2 數字簽名 148 7.5.3 身份認證 149 7.5.4 常用的身份認證協議 150 7.6 安全技術應用 151 7.6.1 安全電子郵件 151 7.6.2 網絡層安全——IPSec 152 7.6.3 Web安全 153 7.7 入侵檢測技術與防火墻 154 7.7.1 入侵者 154 7.7.2 入侵檢測技術 155 7.7.3 防火墻的特性 157 7.7.4 防火墻的分類 158 7.8 計算機病毒問題與防護 159 7.9 習題 160 第8章 網絡應用技術 162 8.1 組播技術 162 8.1.1 IP組播的概念和特點 162 8.1.2 組播技術基礎 163 8.2 P2P網絡 165 8.2.1 什么是P2P網絡 166 8.2.2 P2P網絡的基本結構 166 8.2.3 P2P網絡的應用 168 8.3 即時通信系統 169 8.3.1 即時通信系統概述 169 8.3.2 即時通信系統的基礎通信模式 169 8.3.3 即時通信實例 170 8.3.4 即時通信系統的通信協議 171 8.4 IPTV 174 8.4.1 IPTV系統 174 8.4.2 IPTV系統的關鍵技術 177 8.5 VOIP 178 8.5.1 VoIP實現方法 178 8.5.2 VoIP系統組成 179 8.5.3 Skype 181 8.6 網絡搜索技術 182 8.6.1 網絡搜索引擎 182 8.6.2 搜索引擎的原理和組成 183 8.6.3 Google和百度搜索引擎 185 8.7 習題 187 第9章 上機模擬試題與解析 189 9.1 上機應試技巧 189 9.2 上機模擬試題(1) 191 9.3 上機模擬試題(2) 192 9.4 上機模擬試題(3) 193 9.5 上機模擬試題(4) 194 9.6 上機模擬試題(5) 195 9.7 上機模擬試題(1)參考答案與解析 196 9.8 上機模擬試題(2)參考答案與解析 196 9.9 上機模擬試題(3)參考答案與解析 197 9.10 上機模擬試題(4)參考答案與解析 198 9.11 上機模擬試題(5)參考答案與解析 198 附錄A 習題參考答案與解析 200 第1章 習題 200 第2章 習題 201 第3章 習題 202 第4章 習題 203 第5章 習題 204 第6章 習題 205 第7章 習題 206 第8章 習題 207 附錄B 2010年3月筆試試卷 209 附錄C 2010年3月筆試試卷答案及詳解 215 附錄D 2010年9月筆試試卷 221 附錄E 2010年9月筆試試卷答案及詳解 227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