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藝術理論繆朗山文集(1-9卷)

繆朗山文集(1-9卷)

繆朗山文集(1-9卷)

定 價:¥780.00

作 者: 繆郎山 著,譯,章安祺 編訂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藝術理論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0129112 出版時間: 2011-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全9冊 字數:  

內容簡介

  《西方美學經典選譯(近代卷·上)》選譯了古希臘羅馬和文藝復興時期的美學經典,包括亞里士多德、賀拉斯、朗吉努斯、盧奇安、將洛提諾斯、但丁、薄伽丘、特里西諾、斯卡利格、明圖爾諾、欽齊奧、卡斯特爾韋特羅和塔索的重要論著,其中多為目前國內唯一的漢譯本?!段鞣矫缹W經典選譯(近代卷·下)》選譯了歐洲浪漫主義和俄國現(xiàn)實主義的美學經典,包括華茲華斯、柯爾律治、皮科克、雪萊、雨果和車爾尼雪夫斯基的重要論著,其中尤以雪萊和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人的著作更為齊命。《西方美學經典選譯(現(xiàn)代卷)》選譯了西方20世紀的美學經典,包括尼采、布雷德利、朗格、柏格森、桑塔亞那、榮格、布洛和理查茲的重要論著,其中尼采和桑塔亞那等人的著作不僅為全譯本,而且譯文十分精彩?!兑晾麃喬?middot;變形記》收入繆朗山先生翻譯的西方文學名著數種,包括荷馬的《伊利亞特》,埃斯庫羅斯的《奧瑞斯忒亞》三部曲和《被縛的普羅米修斯》,奧雛德的《變形記》,席勒的《鶴唳歌》和《赫洛與列安德》。譯文語言典雅,格律嚴整,從中可見繆朗山先生一絲不茍的學術態(tài)度,高尚的學風品格和深厚的學識功力?!豆畔ED的文藝理論·德國古典美學散論》前半部“古希臘的文藝理淪”是繆朗山先生1964年至1966年為指導研究生所寫的講稿,后半部“德國古典美學散論”是繆朗山先生1961年至1964年給中國人民大學文學研究班和文學進修班授課的提綱。二者涵蓋了西方文藝理論史上兩個最重要、最輝煌的時期。資料翔實,見解獨到,極具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繆朗山(1910-1978),廣東省中山縣人。著名的西方文學及西方文藝理論研究學者。早年隨家遷居澳門。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他毅然回內地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加入了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1944年,任武漢大學教授。1947年,因參與進步活動而被捕,經營救出獄后被送往香港。1949年,應中共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邀請來京,先任北京大學教授,后任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1961年,調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停辦期間,曾任北京師范大學教授)。1978年,因病逝世。繆先生開辟了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高等學校第一個西方文藝理論史的課堂,從事西方文學和西方美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翻譯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培養(yǎng)了二大批學術骨干,為該學科的建設和發(fā)展做出了奠基性和開創(chuàng)性的重大貢獻。

圖書目錄

西方美學經典選譯(近代卷·上)
布瓦洛
詩藝(選)
蒲柏
批評論(選)
舍夫茨伯里
獨語——為作家進一言
艾迪生
想象的快感
哈奇生
論美、秩序、和諧、意匠(選)
鮑姆加登
詩的感想——關于詩的哲學默想錄
席勒
美育書簡
論素樸詩與感傷詩
謝林
論造型藝術與自然的關系
叔本華
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選)
卷三 表象的世界:藝術的目的
西方美學經典選譯(近代卷·下)
華茲華斯
抒情歌謠集》序言
抒情歌謠集》序言附錄
柯爾律治
文學生涯(選)
皮科克
詩的四個時代
雪萊
阿拉斯托爾》序
伊斯蘭的起義》序
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序
欽契一家》序
希臘》序(選)
詩心
評曼德威夷》兼論葛德文先生
評佛蘭肯斯泰因》
美的靜觀之斷想
文藝復興
論雅典人的文學藝術與習俗(殘篇)
希臘雕塑短評
詩之辯護
書信
雨果
克倫威爾》序言(選)
車爾尼雪夫斯基
藝術與現(xiàn)實的美學關系
當代美學概念批判
論崇高與滑稽
論亞里士多德的詩學》
西方美學經典選譯(現(xiàn)代卷)
尼采
悲劇的誕生
布雷德利
為詩的詩
朗格
游戲與藝術中的幻覺
柏格森
笑——論滑稽的意義(選)
桑塔亞那
美感
榮格
心理學與文學
布洛
作為藝術要素和審美原理的“心理距離”
理查茲
科學與詩
伊利亞特·變形記
第一部分 荷馬(約公元前10世紀-前9、前8世紀)
伊利亞特》編訂者序
伊利亞特
第二部分 埃斯庫羅斯(約公元前525-前456)
談談希臘悲?。ù颍?br /> 奧瑞斯忒亞》三部曲
關于奧瑞斯忒亞》三部曲
阿伽門農(奧瑞斯忒亞》三部曲之一)
奠酒人(奧瑞斯忒亞》三部曲之二)
福靈(奧瑞斯忒亞》三部曲之三)
被縛的普羅米修斯》小引
關于被縛的普羅米修斯》
被縛的普羅米修斯
(普羅米修斯》三部曲之一)
第三部分 奧維德(公元前43-公元18)
變形記》編訂者序
變形記
第四部分席勒(1759-1805)
鶴唳歌(1797)
赫洛與列安德(1801)
古希臘的文藝理論·德國古典美學散論
古希臘的文藝理論
古希臘文藝理論的萌芽
一、古希臘文藝理論的萌芽
二、阿里斯托芬的文藝理論
柏拉圖的文藝理論
一、柏拉圖的生平與著作
二、文藝與現(xiàn)實的關系
三、文藝對社會的功用
四、文藝創(chuàng)作的根源——靈感
五、柏拉圖的美學思想
亞里士多德的文藝理論
一、亞里士多德的方法論
二、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
三、文藝與現(xiàn)實的關系
四、詩的真實性與教育功能
五、亞里士多德理論的影響及其局限性
德國古典美學散論
康德的生平與學緣
一、生平著述
二、學術淵源
康德論崇高
一、崇高與美的異同
二、數量的崇高
三、力量的崇高
四、崇高分析的總結
黑格爾的辯證法
黑格爾的美學概述
一、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xiàn)
二、美的理念特征與感性特征
三、藝術的創(chuàng)作和鑒賞
叔本華論藝術序列
叔本華論詩
一、理式與概念的問題:形象問題
二、個別與一般的問題:典型問題
三、外在意義與內在意義:題材問題
尼采論權力意志
尼采論藝術夢境
附:現(xiàn)實主義與自然主義的理論體系(提綱)
一、法國現(xiàn)實主義產生的根源
二、現(xiàn)實主義理論的形成:巴爾扎克
三、泰納的文藝理論體系
編訂后記
……
西方文藝理論史綱》
古希臘史》
俄國文學史》
西方美學經典選譯(古代卷)》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