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有思想活動和缺乏學術氛圍的大學校園,哪怕它在物質上再美麗、再現(xiàn)代,在精神上也是荒涼和貧瘠的。歐洲歷史上最早的大學就是源于學術。大學與學術的關聯(lián)不僅體現(xiàn)在字面上,更重要的是,思想與學術,可謂大學的生命力與活力之源。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是一所學術氣氛濃郁的財經政法高等學府。范文瀾、嵇文甫、潘梓年、馬哲民等一代學術宗師播撒的學術火種,五十多年來一代代薪火相傳。在世紀之交,在合并組建新校而揭開學校發(fā)展新的歷史篇章的時候,學校確立了“學術興校,科研強?!钡陌l(fā)展戰(zhàn)略。這不僅是對學校五十多年學術文化與學術傳統(tǒng)的歷史性傳承,而且是譜寫新世紀學校發(fā)展新篇章的戰(zhàn)略性手筆?!皩W術興校,科研強?!钡摹芭d”與“強”,是奮斗目標,更是奮斗過程。我們是目的論與過程論的統(tǒng)一論者。我們將對宏偉目標的追求過程寓于腳踏實地的奮斗過程之中。由學校斥資資助出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青年學術文庫》,就是學校采取的具體舉措之一。本文庫的指導思想或學術旨趣,首先在于推出學術精品。通過資助出版學術精品,形成精品學術成果的園地,培育精品意識和精品氛圍,提高學術成果的質量和水平,為繁榮國家財經、政法、管理以及人文科學研究,解決黨和國家面臨的重大經濟、社會問題,作出我校應有的貢獻。其次,培養(yǎng)學術隊伍,特別是通過對一批處在“成長期”的中青年學術骨干的成果予以資助推出,促進學術梯隊的建設,提高學術隊伍的實力與水平。再次,培育學術特色。通過資助在學術思想、學術方法以及學術見解等方面有獨到和創(chuàng)新之處的成果,培育科研特色,力爭通過努力,形成有我校特色的學術流派與學術思想體系。因此,本文庫重點面向中青年,重點面向精品,重點面向原創(chuàng)性學術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