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中國讀者
代序:紀錄片與故事片優(yōu)勢互補單萬里
第一部分 故事的設計
導言
第一章 關于故事的基本術語
1.1 開端
1.2 敘事鏈
1.3 主題
1.4 故事弧
1.5 情節(jié)和人物
1.6 戲劇性的故事講述
1.7 你的故事是關于誰或關于什么事的
1.8 什么是主角需要的
積極的對抗消極的
困難與阻礙
有價值的對手
具體的目標
情感的影響和觀眾的參與
增加張力
一個令人滿意的結尾
第二章 紀錄片故事的講述
2.1 故事版權
2.2 在攝制中“發(fā)現”故事
2.3 意外新發(fā)現
2.4 評價故事的構思
途徑和可行性
支付能力
激情與好奇
觀眾
關聯
合時宜
視覺化
扣鉤
已有的相關影片
2.5 故事的發(fā)展
2.6 先期了解故事,并不意味著你的表達是一種偏見
2.7 講述一個生動的故事
第三章 講故事的方法
3.1 紀錄還是抨擊?
3.2 文獻紀錄片的攝制
3.3 再現和紀錄劇
3.4 科學紀錄片
第四章 故事的結構
4.1 結構的構成元素
鏡頭
場景
段落
幕
誘發(fā)事件
進攻點
背景故事
4.2 三幕式結構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構建多重故事線
對三幕式結構的誤解
五幕式/ 一幕式/ 二幕式中的三幕式
電影結構的運用
第五章 控制時間
5.1 講述一個編年體的故事,而不是編年體本身
5.2 壓縮或延展時間
5.3 超時拍攝
5.4 壓縮采訪
第六章 個案分析
6.1 個案分析:《美國女兒越南媽媽》
第一幕/ 片頭
第二幕
第三幕
解決方法
6.2 個案分析:《輪椅上的競技》
第一幕/ 片頭
第二幕
第三幕
尾聲
6.3 個案分析:《超碼的我》
第一幕/ 片頭
第二幕
第三幕
解決方法
尾聲
第二部分 劇本闡述的思路
第七章 調查
第八章 選擇人物
第九章 提案闡述與提案寫作
第十章 大綱、劇本闡述以及劇本
第三部分 拍攝和剪輯
第十一章 拍攝
第十二章 剪輯
第十三章 剪輯
第十四章 講故事的技巧:審核一覽表
第四部分 關于紀錄片故事的訪談
第十五章 斯蒂文•阿舍和珍妮•喬丹
第十六章 維多利亞•布魯斯和卡琳•海斯
第十七章 李克•伯恩斯
第十八章 喬恩•艾爾斯
第十九章 尼古拉斯•弗雷澤
第二十章 蘇珊•弗霍姆克
第二十一章 山姆•波拉德
第二十二章 肯恩•拉賓
第二十三章 皮爾•薩利
第二十四章 奧孔克•烏布
參考文獻
參考片目
出版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