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佛教聽佛學大師講24堂人生智慧課

聽佛學大師講24堂人生智慧課

聽佛學大師講24堂人生智慧課

定 價:¥35.00

作 者: 諸草文 編著
出版社: 朝華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佛教

ISBN: 9787505425484 出版時間: 2011-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59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聽佛學大師講24堂人生智慧課》旨在解除每一個人內(nèi)心掙扎的苦痛,還年輕人以陽光健康的心態(tài),贈老年人以歷經(jīng)滄桑的從容,讓整日奔波的人有一個心靈的港灣,讓無所事事的人有一座心靈的廟堂。教導世人如何看待現(xiàn)實生活中的諸般不如意,待人接物又應該秉持什么樣的心態(tài)??傊堵牱饘W大師講24堂人生智慧課》旨在以“通俗佛經(jīng)”之相,助世人修出佛心禪性。

作者簡介

暫缺《聽佛學大師講24堂人生智慧課》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篇 修身養(yǎng)性:拈花微笑間,心悟人生真諦
第一課 心與性: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禪之至境,乃是破“我”
自助者得天眷顧
無心可用,無道可修
求人不如求己,勝我必先知我
有緣推不掉,無緣爭不來
俗世要看開,但不要看透
第二課 凈與靜:無欲則剛,淡泊明志心自遠
盛怒行事,善果難成
既要惹塵埃,更需凈心靈
靜下心來,諦聽到花開的聲音
真心,不會隨外界變化而動
輕與重的感覺存乎一心
第三課 因與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為人所重,乃因有用
閑話莫說,蜚語莫談
至理面前,萬法皆是迷障
世間一切皆是緣,命中無時別強求
第四課 慈與悲:世有平等,然后有真慈悲
善惡是法,法非善惡
人之慈悲,孝之為本
布施救人,不留一念
佛性平等,普度眾生
棄仁愛之智慧,猶如失航道之行船
第五課 空與色:心即是佛,佛即是心
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
真正的信仰,無須頂禮膜拜
心中煩念,自縛而生
人無所求,品行白高
初心即是真佛
心中無色,坦對紅塵
大干世界一禪床,皆在心胸
第六課 福與禍:福禍總相依,切勿悲與喜
世間之福,皆有因果
貌似幸者,其實禍哉
世間諸多不如意,比來比去卻知福
功名皆為身后事,有無之處化云煙
第二篇 人在職場:登高一望諸峰小,入世幽世皆圓通
第七課 貪與欲:圖一時之快,終生受煎熬
權力有多大,艱險就有多大
世俗之人大多死于貪欲
飛來之福,恐為禍患
放下過往得自在,莫因貪念誤終生
算計人者,為人所算
第八課 財與業(yè):有錢當念無錢日,得意休輕失意人
高低貴賤,與衣無關
金錢本是食人獸
只勞不休,人生得少失多
人有一技,勝有千金
不勞不作,安能悟禪
第九課 磨與難:泥濘留痕,磨難是煉獄
唯走坎坷路,方成堅定心
從黑夜摸索過來的人,更懂得黎明的珍貴
清風是知音,自樂本禪道
苦痛不入心,人生作茶飲
一切不幸都只是一個過程
第十課 傲與謙:盛滿易為災,謙沖恒受福
刻意避短,短處更現(xiàn)
命中注定莫要推,過分謙讓也是罪
傲慢本是心中魔
狂傲之人往往為狂傲所敗
人之勁敵,乃是不識己
一山還有一山高,山頂望去有高山
第十一課 成與?。菏欠浅蓴∞D(zhuǎn)頭空,一切皆隨緣
成功需定力
失敗非因?qū)κ謴?,乃是己生輕敵心
若想成功,則必先有成功之念
欲得成功,不可失機緣
第十二課 盈與虧:盈者損之機,虧者盈之漸
凡事都要有度,一切都要適可而止
凡事量力而為,莫要自取其辱
紅塵本殘缺,拋卻求全念
完美之禪道,在于不求完美
第十三課 屈與仲: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茶杯只有低于茶壺,才能被注入香茗
忍辱不是一時的忍耐
穩(wěn)定情緒,心得解脫
第三篇 居家生活:行住坐臥,禪影隨行
第十四課 苦與樂:生活就是禪,禪就是生活
樂非華麗外表,本為內(nèi)心坦蕩
剎那芳華,亦是至樂
杞人憂天,福樂難至
快樂是得到,更是付出
有勞有逸才是人生
有痛苦與歡樂,就有地獄和極樂
第十五課 奢與儉: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
錢,不一定骯臟
富足來自知足,貧窮來自吝嗇
不抑己欲,苦痛隨行
第十六課 情與愛: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凈土
失戀非喪愛,只是人無緣
緣分莫強求,聚散皆隨緣
相伴嘮叨自有緣,嘮叨半世意纏綿
莫把婚姻自由叫停,要把幸福當事業(yè)經(jīng)營
第十七課 言與教:教養(yǎng)有道,則天無妄生之才
孝順不但要孝,更重要的是要順
含蓄的教化比直接的呵斥更有用
沒有不可救的生命,也沒有不可教的人才
道理干言不如當頭棒喝
對你最嚴厲的人,可能是對你最好的人
無言的教誨最難領悟
第十八課 老與命: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此世既能做人,便是前世修來的福
活著,就是人生的一大幸運
欲念是何種色,人生便是何種相
生死皆為天命,世間無人可避
活在當下即是幸福
第四篇 人際交往:世間俗世要看開,難得糊涂莫看透
第十九課 名與利:放舍塵根,清閑自在如白云
世人所爭之物,往往一文不值
世人莫要臉貼金,畫虎不成反類犬
佛家本公平,所得皆有度
禪師本來是和尚,拋除虛名得真身
第二十課 舍與得:得失皆隨緣,有舍才有得
布施越多,所得越多
多了世間俗物,反生惶恐之心
天上不會掉餡兒餅,想收獲就要付出
第二十一課 恩與怨:冤冤相報何時了,得饒人處且饒人
冤冤相報何時了
不守諾者,終有惡報
今日你救人,明朝他救你
多惜福,常感恩
第二十二課 善與惡:心懷善念者,才能修成佛
心中有惡念,終為惡念害
斷絕心中惡念,佛心方可呈現(xiàn)
應有一顆布施心
諸惡莫作
第二十三課 進與退:萬事無如退步人,淡中滋味最天真
好運非橫來,努力可得之
容身于強者之林
昨日不可回,今朝猶可追
此路不通,另尋通路
第二十四課 寬與?。簩捜輨e人,就是善待自己
忘恩不可恕,負義不可饒
化敵為友,以德報怨
容天下難容之事,恕世間難恕之人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