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
引言:看不見的大猩猩
第1章 注意錯覺——“看到”不等于“看見”
美國高科技核潛艇怎么成了睜眼瞎,撞上了日本漁船
一票難求的藝術大師,為什么在街頭表演時經營慘淡
邊開車邊打電話,真的比醉酒駕車危險得多嗎
第2章 記憶錯覺——“記得”不等于“記得準”
記憶真的沒有想象的那么可靠,為此當事雙方經常各執(zhí)一詞;
意外的微小變化是無法覺察的,耗資1億的《泰坦尼克》也難免穿幫;
栩栩如生的記憶不可靠,小布什和希拉里就是記憶錯覺的犧牲品。
第3章 自信錯覺——“自信”不代表“能力強”
自信與能力是完全不同的事情,盡管,大多數人認為自己好過平均數;
人多的力量未必大,2個人只能比1個人更自信,決策卻未必更正確;
準確與自信一點兒關系都沒有,因此自信的證人未必更靠譜。
第4章 知識錯覺——“知道”不代表“明白”
“熟悉知識”與“掌握知識”不是一碼事兒,復習再充分,也可能考砸。
知識永遠是過時的,所以經濟模型也拯救不了雷曼兄弟
知識的預見不如變化快,因此工程預算永遠是要追加的
第5章 因果錯覺——“相關”并不是“因果”
人們喜歡從巧合中尋找因果,于是我們真的相信“下雨天就會關節(jié)痛”
人們總是認為先發(fā)生的是因,后發(fā)生的是果,“接種疫苗,會讓孩子患上自閉癥”便成為了新聞話題
第6章 潛能錯覺——“潛力”并不是“無限的”
人們愿意相信自己的大腦只開發(fā)了10%,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挖掘方法;
我們更愿意相信“玩玩就能變聰明”,因此任天堂游戲賺得盆滿缽滿。
結語:直覺:只是一個傳說——避免錯覺的方法
譯者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