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緒論
1.1 水循環(huán)及水資源
1.1.1 水循環(huán)
1.1.2 水資源
1.2 水體污染與自凈
1.2.1 天然水的雜質及其水體污染
1.2.2 水體的自凈作用
1.3 水體污染源與污染物
1.3.1 水體污染源與污染類型
1.3.2 水體中主要污染物的性質及危害
1.4 水污染指標與水質標準
1.4.1 廢水的水質指標
1.4.2 水質標準
1.5 水污染控制的基本方法
1.5.1 污水處理方法的分類
1.5.2 污水處理流程
習題及思考題
2 污水的物理處理
2.1 均和調節(jié)
2.1.1 均和調節(jié)作用
2.1.2 水量調節(jié)
2.1.3 水質調節(jié)
2.1.4 調節(jié)池容積的計算
2.2 篩濾
2.2.1 格柵
2.2.2 篩網
2.2.3 柵渣或篩余物的處理和處置
2.3 沉淀
2.3.1 沉淀的基本理論
2.3.2 沉砂池的構造與工作特征
2.3.3 沉淀池的構造與工作特征
2.4 除油
2.4.1 含油污水的特征
2.4.2 除油池的類型和構造
2.4.3 除油池的計算與設計
2.4.4 隔油技術的進展
2.5 離心分離
2.5.1 離心分離原理
2.5.2 旋流分離器
2.5.3 離心分離機
2.6 過濾
2.6.1 過濾機理
2.6.2 顆粒材料濾池快濾池
2.6.3 快濾池的異常問題及解決辦法
2.7 高梯度磁分離
2.7.1 高梯度磁分離裝置
2.7.2 高梯度磁分離的應用
習題及思考題
技能訓練 靜置沉淀實驗
3 污水的化學處理
3.1 中和
3.1.1 概述
3.1.2 酸堿污水相互中和
3.1.3 投藥中和法
3.1.4 過濾中和法
3.1.5 中和處理中應注意的問題
3.2 混凝
3.2.1 混凝原理
3.2.2 混凝劑與助凝劑
3.2.3 混凝工藝過程及設備
3.2.4 操作管理
3.2.5 澄清池
3.3 化學沉淀
3.3.1 化學沉淀的基本原理
3.3.2 氫氧化物沉淀法
3.3.3 硫化物沉淀法
3.3.4 鋇鹽沉淀法
3.3.5 碳酸鹽沉淀法
3.3.6 鐵氧體沉淀法
3.4 化學氧化還原
3.4.1 基本原理
3.4.2 化學氧化
3.4.3 化學還原
3.5 電解
3.5.1 電解基本原理
3.5.2 電解裝置及特點
3.5.3 電解法處理電鍍廢水實例
3.6 消毒
3.6.1 消毒的目的和方法
3.6.2 物理法消毒
3.6.3 化學法消毒
3.6.4 消毒法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
習題及思考題
技能訓練 混凝實驗
4 污水的物理化學處理
4.1 氣浮
4.1.1 氣浮原理
4.1.2 氣浮設備形式及計算
4.1.3 氣浮法的優(yōu)缺點
4.1.4 氣浮運行操作中應注意的事項
4.2 吸附
4.2.1 吸附的基本原理及分類
4.2.2 吸附平衡與吸附等溫線
4.2.3 吸附的影響因素
4.2.4 吸附劑及其再生
4.2.5 吸附操作方式及設計
4.2.6 吸附法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實例
4.3 離子交換
4.3.1 離子交換劑
4.3.2 離子交換平衡
4.3.3 離子交換過程與再生過程
4.3.4 離子交換設備和設計計算
4.3.5 離子交換法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
4.3.6 離子交換系統(tǒng)的操作管理與維護
4.4 膜分離法
4.4.1 電滲析
4.4.2 反滲透
4.4.3 超濾
4.5 萃取
4.5.1 萃取的基本原理
4.5.2 萃取劑及其再生
4.5.3 萃取流程及設備
4.5.4 萃取法應用實例
4.6 吹脫
4.6.1 吹脫基本原理
4.6.2 吹脫裝置
4.6.3 影響吹脫的主要因素
4.6.4 解吸氣體的最終處置
4.6.5 應用實例
習題及思考題
技能訓練1 氣浮實驗
技能訓練2 活性炭吸附
5 污水的好氧生物處理
5.1 污水生物處理的基本理論
5.1.1 污水中的微生物
5.1.2 微生物的代謝與污水的生物處理
5.1.3 微生物的生長條件和生長規(guī)律
5.1.4 生化反應動力學
5.1.5 污水的可生化性
5.1.6 生物處理方法的分類
5.2 污水的好氧生物處理
5.2.1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5.2.2 活性污泥法的運行方式
5.2.3 曝氣與曝氣池
5.2.4 活性污泥系統(tǒng)的工藝設計
5.2.5 活性污泥系統(tǒng)的運行管理
5.3 生物膜法
5.3.1 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
5.3.2 生物濾池
5.3.3 生物轉盤
5.3.4 生物接觸氧化
5.3.5 生物流化床
5.3.6 生物膜法的運行管理
5.4 污水的自然生物處理
5.4.1 穩(wěn)定塘
5.4.2 土地處理系統(tǒng)
5.5 生物膜法
5.5.1 MBR的工藝機理
5.5.2 MBR的類型
5.5.3 MBR的特點
5.5.4 MBR工藝中膜污染及防治
習題及思考題
6 污泥、污水的厭氧生物處理
6.1 概述
6.1.1 厭氧消化的機理
6.1.2 影響厭氧消化效率的因素(厭氧發(fā)酵的工藝控制條件)
6.2 污泥的厭氧消化
6.2.1 消化工藝
6.2.2 消化池的構造
6.2.3 消化池有效容積的計算
6.2.4 消化池的啟動、運行與管理
6.3 污水的厭氧消化
6.3.1 厭氧接觸法
6.3.2 厭氧濾池
6.3.3 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
6.3.4 厭氧復合床反應器
6.3.5 厭氧膨脹床和流化床
6.3.6 厭氧生物轉盤
6.3.7 二段厭氧消化工藝
6.3.8 水解工藝
6.3.9 膨脹顆粒污泥床反應器
6.3.10 內循環(huán)厭氧反應器
6.3.11 厭氧折流板反應器
6.4 污泥處理和處置
6.4.1 概述
6.4.2 污泥濃縮
6.4.3 污泥脫水
6.4.4 污泥干化
6.4.5 污泥的最終處置
習題及思考題
技能訓練 厭氧消化
7 循環(huán)冷卻水的處理
7.1 概述
7.1.1 工業(yè)冷卻水循環(huán)利用的意義
7.1.2 工業(yè)冷卻水系統(tǒng)的類型
7.2 水的冷卻原理與冷卻構筑物
7.2.1 冷卻原理
7.2.2 冷卻構筑物
7.2.3 敞開式循環(huán)冷卻水系統(tǒng)存在的問題
7.3 循環(huán)水水質控制
7.3.1 水垢及其控制
7.3.2 污垢的控制
7.3.3 腐蝕及其控制
7.3.4 微生物控制
習題及思考題
8 污水處理廠的設計與運行管理
8.1 污水處理廠的設計
8.1.1 污水處理廠的設計內容及原則
8.1.2 污水處理廠的廠址選擇
8.1.3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8.1.4 污水處理廠的平面布置與高程布置
8.1.5 污水處理工程節(jié)能設計
8.2 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和自動控制
8.2.1 污水處理工程的驗收
8.2.2 工程驗收的準備
8.2.3 工程驗收的內容
8.2.4 污水處理廠的試運行
8.2.5 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
8.2.6 污水處理裝置自動化控制技術
習題及思考題
附錄
附表1 第一類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
附表2 第二類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
附表3 部分行業(yè)最高允許排水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