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聲:“80后”全球對話》由出身于外交世家的秦曉鷹、秦楓父女合著。父親秦曉鷹是共和國同齡人——“40后”,走筆圈點時事風云的資深學者、著名評論家;女兒秦楓是改革開放同齡人——“80后”,視野縱橫國事民生的鳳凰衛(wèi)視時政記者。女兒秦楓周游五洲列國,親歷諸多重大事件,親訪多國首腦政要。她曾因在三聚氰胺事件震動中國之際,報道歐盟高官喝中國牛奶而感動中國總理,也曾因聽到美國官員直言通過越南監(jiān)控南中國海而憂心不已。她曾在中亞軍演貴賓室死賴著不走,只為見到偶像普京,也曾冬日踏雪,去傾聽泰國流亡總理他信的含淚訴說。巴基斯坦總統(tǒng)穆沙拉夫在陸軍參謀部親自迎接她的訪問,愛說話且常跑題的委內瑞拉總統(tǒng)查韋斯執(zhí)意對她要行吻手禮。 在《楓聲》中,她將新聞中無法表達的細節(jié)和觀察,用文字記錄下來。露出不自然笑容的克林頓,“滑頭”的薩科奇,與李肇星外長“洗手間對話”時的日本外相麻生太郎,離過兩次婚、獨自撫養(yǎng)三個孩子的智利女總統(tǒng)巴切萊特,房間里擺放著足球蛋糕的伊朗總統(tǒng)內賈德……這些人物比新聞報道更有趣、更豐富,也更耐人尋味。父親秦曉鷹分析時事,點評人物,犀利而不失理性,從五角大樓人物的言行中解讀美國的單邊癲狂、從三座歷史人物的雕像中窺見俄羅斯的大國雄心,從法國政治人物對華態(tài)度的變幻剖析歐洲的搖擺和功利,從霍梅尼陵墓上的旗幟探究穆斯林世界的復雜,從一朵小小的無窮花把脈大韓民族的性格,在他筆下顯現出了一種歷史縱深感。父女二人,將《楓聲》,寫成了一本“知”與“感”相映成趣的書,繪成了一幅“讀”與“行”相伴致遠的畫。讀《楓聲》,有一種“零距離”感悟世界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