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軟件與程序設計程序設計綜合LabVIEW虛擬儀器程序設計與應用

LabVIEW虛擬儀器程序設計與應用

LabVIEW虛擬儀器程序設計與應用

定 價:¥48.00

作 者: 劉其和,李云明 編著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儀表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22103321 出版時間: 2011-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77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以LabVIEW2010版本為對象,通過理論與實例結合的方式,系統(tǒng)介紹了LabVIEW程序設計的基本概念、關鍵技術和實際應用的知識。本書內容共分三篇,第1篇介紹LabVIEW2010的入門知識和基本編程方法,包括創(chuàng)建和編輯訓的方法,程序控制結構框圖,變量與數據,圖表、圖形,文件輸入輸出,程序的動態(tài)控制;第2篇介紹網絡及數據庫的應用,包括網絡通信技術和數據庫的訪問;第3篇介紹測控基礎知識,包括數據采集、模擬和數字信號的輸入輸出,并介紹了LabVIEW2010在測控中的綜合應用實例。本書主要面向LabVIEW的初、中級用戶,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和軟件工程師參考,也可作為大、中專院校相關專業(yè)的教學和參考用書。讀者對象: 本書主要面向LabVIEW的初、中級用戶,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和軟件工程師參考,也可作為大、中專院校相關專業(yè)的教學和參考用書。一級分類:科技圖書二級分類:電氣三級分類:自動控制與儀表

作者簡介

暫缺《LabVIEW虛擬儀器程序設計與應用》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篇 入門知識和編程基本方法
第1章 LabVIEW概述
1.1 LabVIEW簡介
1.2 G語言與虛擬儀器
1.2.1 虛擬儀器的構成
1.2.2 虛擬儀器的特點
1.3 LabVIEW 2010的系統(tǒng)配置
1.4 LabVIEW 2010的安裝與運行
1.5 LabVIEW 2010軟件的啟動方法及步驟
1.6 LabVIEW 2010編程環(huán)境
1.6.1 項目瀏覽器
1.6.2 LabVIEW 2010的編輯界面
1.6.3 LabVIEW 2010工具欄
1.6.4 LabVIEW 2010菜單欄
1.7 工具模板
1.8 控件選板和函數模板
1.9 LabVIEW 2010簡體中文版的幫助系統(tǒng)
1.9.1 使用即時幫助
1.9.2 使用目錄和索引查找在線幫助
1.9.3 查找LabVIEW范例
第2章 LabVIEW編程初步
2.1 項目
2.1.1 創(chuàng)建項目文件
2.1.2 在項目中新建或添加編程元素
2.1.3 在項目中添加編程元素
2.2 VI前面板設計
2.2.1 控件的類型
2.2.2 控件模板
2.2.3 控件的設置
2.3 程序框圖
2.3.1 函數節(jié)點
2.3.2 端口
2.3.3 數據連線
2.3.4 函數模板
2.4 創(chuàng)建VI
2.4.1 創(chuàng)建前面板
2.4.2 創(chuàng)建框圖程序
2.4.3 創(chuàng)建VI圖標
2.4.4 保存VI
2.5 編輯VI
2.6 子VI
2.6.1 創(chuàng)建子VI
2.6.2 調用子VI
2.7 快速VI
2.7.1 快速VI的特點
2.7.2 由快速VI創(chuàng)建子VI
2.7.3 動態(tài)數據類型
2.7.4 Express VI的使用方法
2.8 多態(tài)
2.8.1 函數的多態(tài)
2.8.2 多態(tài)VI
2.9 運行和調試VI
2.9.1 運行VI
2.9.2 調試VI
2.10 數據操作
2.10.1 數據類型
2.10.2 基本數學運算
2.10.3 布爾運算
2.10.4 比較運算
第3章 控制程序運行的結構
3.1 For循環(huán)
3.1.1 For循環(huán)的建立
3.1.2 For循環(huán)的時間控制與數據傳遞
3.1.3 For循環(huán)對數組的自動索引
3.2 移位寄存器和反饋節(jié)點
3.2.1 移位寄存器
3.2.2 反饋節(jié)點
3.3 While循環(huán)
3.4 條件結構(Case Structure)
3.4.1 條件結構的建立
3.4.2 條件結構的設置
3.4.3 條件結構的應用示例
3.5 順序結構
3.5.1 順序結構的建立
3.5.2 順序結構中數據輸入、輸出與傳遞
3.5.3 順序結構應用示例
3.5.4 順序結構的缺陷與人為的數據依從關系
3.6 事件結構(Event Structure)
3.6.1 事件驅動的概念
3.6.2 事件結構的建立
3.6.3 用戶界面事件的分類與注冊
3.6.4 事件結構的設置
3.6.5 通知事件和過濾事件的區(qū)別
3.6.6 其他事件應用示例
3.7 程序框圖禁用結構
3.8 條件禁用結構
3.9 公式節(jié)點
3.9.1 公式節(jié)點的用途
3.9.2 公式節(jié)點的建立
3.9.3 公式節(jié)點的語法
3.9.4 公式節(jié)點在數值計算中的應用
3.10 表達式節(jié)點
3.11 屬性節(jié)點
3.11.1 屬性節(jié)點的創(chuàng)建
3.11.2 屬性節(jié)點的使用
3.11.3 屬性節(jié)點的特點
3.11.4 屬性節(jié)點的應用
第4章 集合類型的數據與變量
4.1 數組
4.1.1 數組的概念
4.1.2 創(chuàng)建數組的方法
4.1.3 數組函數
4.2 簇
4.2.1 簇的概念
4.2.2 簇的創(chuàng)建
4.2.3 簇函數
4.3 字符串
4.3.1 字符串的概念
4.3.2 字符串控件
4.3.3 字符串函數
4.4 波形
4.4.1 波形的概念
4.4.2 波形的創(chuàng)建
4.4.3 波形的屬性
4.4.4 數字波形
4.5 本地變量和全局變量
4.5.1 本地變量
4.5.2 全局變量
第5章 圖表和圖形
5.1 實時趨勢圖控件
5.1.1 波形圖表(Waveform Chart)
5.1.2 實時趨勢圖控件的功能
5.1.3 實時趨勢圖控件的應用
5.2 事后記錄波形控件
5.2.1 波形圖
5.2.2 事后記錄波形控件的功能
5.2.3 事后記錄波形控件的應用
5.3 XY圖
5.4 強度圖形顯示控件(Intensity Graph)
5.4.1 使用強度圖
5.4.2 定義強度圖的顏色
5.4.3 設置強度圖的外觀
5.5 強度圖表
5.5.1 強度趨勢圖控件的功能
5.5.2 強度圖表控件的應用
5.6 三維圖形顯示控件
5.6.1 三維曲面圖形
5.6.2 三維參數曲面圖
5.6.3 三維曲線圖
第6章 文件輸入輸出
6.1 基本概念
6.1.1 路徑
6.1.2 引用句柄
6.1.3 文件I/O的出錯管理
6.1.4 LabVIEW的文件格式
6.1.5 文件I/O操作流程控制
6.2 文件操作
6.2.1 文件的基本操作
6.2.2 文件輸入輸出函數
6.3 文件輸入輸出
6.3.1 文本文件的輸入輸出
6.3.2 二進制文件的輸入輸出
6.3.3 數據記錄文件的讀寫
6.3.4 電子表格格式文件的輸入輸出
6.3.5 波形文件輸入輸出
第7章 程序的動態(tài)控制
7.1 VI服務器概述
7.2 VI服務器技術簡介
7.3 配置VI服務器
7.4 如何獲得對象的引用句柄
7.4.1 獲得應用程序的引用句柄
7.4.2 獲得VI的引用句柄
7.4.3 獲得控件的引用句柄
7.4.4 引用句柄控件子模板
7.4.5 動態(tài)加載VI
7.5 動態(tài)加載VI的程序
7.6 動態(tài)控制VI運行
7.6.1 動態(tài)刷新被控Vl前面板控件值
7.6.2 選擇性打開 VI前面板
7.6.3 子面板設計
7.6.4 動態(tài)控制VI屬性
7.7 運行菜單控制
7.7.1 運行菜單的設置
7.7.2 用程序代碼進行運行菜單設置
第2篇 網絡及數據庫的應用
第8章 網絡通信技術
8.1 DataSocket技術
8.1.1 概述
8.1.2 DataSocket的構成
8.1.3 DataSocket節(jié)點
8.1.4 DataSocket的數據傳輸
8.2 TCP協(xié)議的應用
8.2.1 TCP節(jié)點
8.2.2 利用TCP協(xié)議進行雙機通信
8.3 在Web上發(fā)布程序
8.3.1 在Web上發(fā)布LabVIEW程序的設置
8.3.2 在Web上發(fā)布HTML文件
8.4 前面板的遠程連接
8.5 共享變量
8.5.1 創(chuàng)建共享變量
8.5.2 在程序框圖上放置共享變量的方法
8.5.3 單進程共享變量的使用
8.5.4 共享變量用于網絡通信
8.5.5 共享變量的網絡應用
第9章 LabVIEW中數據庫訪問技術
9.1 LabVIEW中數據庫訪問途徑
9.2 數據庫操縱語言SQL
9.3 ADO編程基礎
9.3.1 ADO模型
9.3.2 ADO編程過程
9.4 LabVIEW中ADO編程
9.4.1 LabVIEW中ADO編程使用的前面板對象及函數
9.4.2 生成Connection、Recordset和Command對象
9.4.3 打開、關閉數據庫連接
9.4.4 記錄集賦值
9.4.5 在數據源中創(chuàng)建表
9.4.6 讀取當前記錄的數據
9.4.7 查詢記錄
9.4.8 添加新記錄
9.4.9 修改記錄
9.4.10 刪除記錄
第3篇 測控基礎知識
第10章 數據采集
10.1 數據采集系統(tǒng)(DAQ)的構成
10.2 信號類型
10.2.1 數字信號
10.2.2 模擬直流信號
10.2.3 模擬時域信號
10.2.4 模擬頻域信號
10.2.5 一個信號的五種測量角度
10.3 數據采集的過程
10.4 數據采集卡的主要指標
10.4.1 采樣率
10.4.2 分辨率
10.4.3 合理設置設備量程范圍
10.4.4 合理進行信號極限設置
10.5 被測試信號的連接方式
10.5.1 信號的參考點
10.5.2 信號的連接方式
10.5.3 模擬輸入連接方式小結
10.6 基于LabVIEW 的數據采集系統(tǒng)總體結構
10.7 數據采集設備的設置與測試
10.7.1 測試與自動化資源管理器
10.7.2 在NI-DAQmx系統(tǒng)中進行設備設置與測試
第11章 模擬信號的輸入輸出
11.1 設置數據采集任務和采集通道
11.1.1 全局虛擬物理通道的建立
11.1.2 數據采集任務的建立
11.2 DAQmx采集數據的組織
11.3 在DAQmx系統(tǒng)中創(chuàng)建應用程序
11.3.1 在LabVIEW環(huán)境中打開數據采集助手
11.3.2 數據采集助手轉換為任務
11.4 生成圖形代碼
11.4.1 通過任務生成程序代碼
11.4.2 將采集助手快速VI轉換為程序代碼
11.5 DAQmx數據采集函數
11.6 使用DAQmx測量直流電壓信號
11.7 使用DAQmx的方法采集波形
11.7.1 采集有限數量的數據
11.7.2 連續(xù)采集數據
11.8 模擬信號頻率測量
11.8.1 模擬頻率、采樣率和奈奎斯特(Nyquist)定理
11.8.2 模擬信號頻率的測量
11.9 模擬輸出概述
11.9.1 輸出直流信號
11.9.2 模擬波形輸出
11.9.3 模擬輸出的信號連接
11.10 輸出直流信號
11.11 輸出波形信號
11.11.1 有限數量波形數據輸出
11.11.2 連續(xù)波形數據輸出
第12章 數字輸入輸出與計數器
12.1 數字信號輸入輸出概述
12.1.1 數字信號的概念
12.1.2 數字端口與數字線
12.1.3 數字信號輸入輸出設備
12.1.4 數字信號輸入輸出方式
12.2 DAQmx的數字信號輸入輸出
12.2.1 無條件方式數字輸入輸出
12.2.2 握手方式數字輸入輸出
12.3 DAQmx的計數器輸入輸出
12.3.1 計數器基礎知識
12.3.2 用計數器輸出脈沖信號
12.3.3 測量TTL信號頻率
12.3.4 邊沿計數
第13章 LabVIEW的應用
13.1 基于LabVIEW的機械密封數據采集系統(tǒng)的設計
13.1.1 系統(tǒng)需求分析
13.1.2 系統(tǒng)的硬件構成
13.1.3 系統(tǒng)采集軟件的設計
13.1.4 采集程序設計
13.2 基于LabVIEW的機械密封端面接觸特性數值模擬軟件的開發(fā)
13.2.1 數學模型:基于分形的旋轉機械密封端面接觸模型
13.2.2 程序設計
13.2.3 在LabVIEW中如何進行數值逼近求解
13.2.4 數據輸出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