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部分 硬組織修復與替換材料
第1章 緒論
1.1 生物醫(yī)用材料的定義
1.2 生物醫(yī)用材料的分類
1.3 生物相容性
1.4 生物醫(yī)用材料發(fā)展趨勢
參考文獻
第2章 生物活性材料
2.1 生物活性
2.2 生物活性玻璃
2.3 羥基磷灰石生物活性陶瓷
2.4 磷酸三鈣
2.5 磷酸鈣基骨水泥
參考文獻
第3章 金屬植入體
3.1 醫(yī)用不銹鋼
3.1.1 醫(yī)用不銹鋼種類和成分
3.1.2 不銹鋼特征
3.1.3 不銹鋼植人體的制作
3.2 鈷基合金
3.2.1 鈷基合金的種類和成分
3.2.2 鈷基合金的特性
3.2.3 鈷基?金材料的植人體制作
3.3 鈦和鈦基合金
3.3.1 鈦和鈦基合金成分
3.3.2 鈦和鈦合金的結構與特性
3.3.3 鈦加工工藝
3.4 醫(yī)用形狀記憶合金
3.4.1 基本原理
3.4.2 種類及性質
3.4.3 加工工藝及應用
3.4.4 醫(yī)用形狀記憶合金的應用
3.5 醫(yī)用貴金屬
3.5.1 金與合金
3.5.2 銀與銀合金
3.5.3 鉑及鉑基合金
3.6 醫(yī)用鉭、鈮、鋯
3.6.1 醫(yī)用鉭
3.6.2 醫(yī)用鈮
3.6.3 醫(yī)用鋯
3.7 多孔金屬材料
3.7.1 多孔鈦涂層的種類
3.7.2 多孔鈦涂層的生物固定作用
3.8 金屬和合金的生理腐蝕
3.8.1 腐蝕的基本概念
3.8.2 金屬的生理腐蝕
3.8.3 常用醫(yī)用金屬耐腐蝕性
3.8.4 醫(yī)用金屬植入材料的選用原則
參考文獻
第4章 金屬植入材料的表面改性研究
4.1 金屬表面的抗凝血改性
4.1.1 材料與血液的相互作用
4.1.2 表面形貌與血液相容性
4.1.3 離子注入表面改性
4.1.4 等離子體表面改性
4.1.5 其他的表面改性技術
4.2 金屬表面的生物活性化改性
4.2.1 表面改性研究
4.2.2 在醫(yī)用金屬材料表面上涂覆HA或其他磷酸鹽涂層
4.2.3 HA涂層與鈦合金基體的結合強度
4.3 鈦(鈦合金)的表面生物活化處理
4.3.1 陽極氧化法
4.3.2 溶膠—凝膠法
4.3.3 堿處理法
4.3.4 酸—堿兩步法
4.3.5 雙氧水法
4.3.6 微弧氧化
4.3.7 表面誘導礦化法
4.3.8 其他方法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HA涂層—表面活化鈦基復合涂層植入體的研究
第5章 水分子與等離子噴?羥基磷灰石涂層相互作用的關系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3 實驗結果
5.4 討論
5.4.1 相變
5.4.2 體外穩(wěn)定性
5.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6章 涂層的結構和組成與涂層-基底、骨界面結合強度的關系
6.1 引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樣品制作
6.2.2 動物實驗
6.3 實驗結果
6.4 討論
6.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7章 涂層的結構和組成對成骨細胞的黏附及增殖過程的影響
7.1 引言
7.2 材料和方法
7.3 實驗結果
7.4 討論
7.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8章 等離子噴涂羥基磷灰石涂層的骨橋接性
8.1 引言
8.2 材料和方法
8.3 實驗結果
8.3.1 動物組織學觀察結果
8.3.2 臨床放射學觀察結果
8.4 討論
8.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9章 醫(yī)用鈦表面形貌結構特征與表面生物活性的關系
9.1 引言
9.2 材料和方法
9.3 實驗結果
9.4 討論
9.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10章 鈦表面微觀形貌結構對其骨結合能力的影響
10.1 引言
10.2 材料和方法
10.3 結果
10.4 討論
10.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11章 薄涂層—表面活化鈦(合金)基復合涂層材料的生物學性能
11.1 引言
11.2 材料和方法
11.3 實驗結果
11.4 討論
11.5 結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