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預測與預警》從彈性形變、裂隙擴容、縫隙貫通、臨震預滑、彈性回跳等五個方面探討了地震的孕震機理。我們認為,地震成因可概括為:在外力作用下脆性巖石層發(fā)生彈性形變;脆性巖石層內部新裂隙形成,擴張后成為裂縫;新裂隙、裂縫與舊裂隙、裂縫串通;地下水進入裂縫,降低了巖石層強度,多次巖石層內局部微小滑動雖沒引起地震,但改變了巖石層內部應力分布狀態(tài),極大地降低了巖石層的強度,導致地震發(fā)生。內因起決定性作用,堡壘是從內部攻破的。在青藏高原許多地區(qū)地塊的水平運動速度比較大,但它們都沒有發(fā)生地震,恰恰在汶川地區(qū),幾乎地塊的水平運動速度非常小而發(fā)生了特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