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第一章 后馬克思主義的形成和特征
一 后馬克思主義的形成
1.對馬克思主義修正的傳統(tǒng)
2.葛蘭西的“霸權”激活
3.對“后”的無法割舍的情結
二 后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特征
1.反對馬克思主義的總體性
2.反對生產方式的基礎地位
3.解構階級和取消階級斗爭
三 后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關系
1.“后”與“馬克思主義”的結合體
2.告別“正統(tǒng)的”馬克思主義
第二章 后馬克思主義“非暴力革命”理論產生背景
一 政治經濟背景
1.西方民主政治背景之下的暴力革命與非暴力革命
2.左翼的退讓和右翼的突起
3.后資本主義時代的階級狀況與社會沖突
4.社會主義的“新”思維
二 理論和實踐背景
1. “馬克思主義危機”的出現(xiàn)
2.蘇聯(lián)的解體與冷戰(zhàn)的“終結”
3.民主社會主義的復蘇
三 社會發(fā)展演變的歷史使命
1.國家與市民社會權力競爭之傳統(tǒng)
2.全球性的法制化成為驅逐暴力的手段
3.對自由、幸福、秩序及和諧共處是全人類的永恒追求
第三章 后馬克思主義“非暴力革命”理論核心闡釋
一 后馬克思主義的微觀政治理論
1.革命階級的去預定性和非中?化
2.對抗的多維性與本體性
3.新社會運動的合理性
二 后馬克思主義的“霸權”理論
1.“霸權”譜系分析
2.“霸權”的特征分析
3.回到“霸權斗爭”的策略分析
三 后馬克思主義的多元政治理論
1.阿爾都塞的多元政治
2.普蘭查斯的多元政治
3.莫菲的“多元、競爭性”民主政治
? 后馬克思主義的革命觀與反極權主義理論
1.對法國革命和關國革命的反思
2.權力的合法性與暴力的非正當性
3.暴力催生和固化極權主義
第四章 后馬克思主義“非暴力革命”理論批判
第五章 后馬克思主義“非暴力革命”理論前景和現(xiàn)實意義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