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福建農林大學莊佩芬副教授編寫的《農產品國際貿易》教材, 即將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給該書寫個序,使我有幸先讀為快,從中受益匪淺。該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內容體系較新。農產品國際貿易是國際貿易的一個分支,我國高等農林院校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開設農產品國際貿易課程,盡管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井有多種版本的同類教材問世,但到目前為止,尚未形成一個較為成熟的學科體系,基本上還停留于一般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的簡單重復,體現(xiàn)研究對象本身特點不夠,迫切需要創(chuàng)新。這本《農產品國際貿易》在這方面做了大膽的嘗試,在系統(tǒng)地闡明學習和研究農產品國際貿易所必需的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將世界農產品貿易的發(fā)展態(tài)勢和主要國家(地區(qū)) 的農產品貿易格局、農產品國際貿易爭端、農產品貿易促進等內容作為重點展開分析,這不僅更加符合實際需要,也為建立我國的農產品國際貿易學科體系提供了新的思路。該書的第二個特點是,著者在編寫的過程中,十分重視總結吸收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研究的新成果。20世紀80年代特別是90年代以來,農產品國際貿易研究受到我國學者的高度重視,涌現(xiàn)出一大批重要的研究成果,作為教科書,有責任也應該對已經有的研究成果加以系統(tǒng)地梳理和吸收。該書的作者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各章的內容都注意吸收了近些年來的研究新成果,反映了該領域研究的前沿理論和新動向。這也是該教材的新穎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