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中國昆曲年鑒.2023
02中國古典戲曲名作十講
03君蘭幽香:一代昆曲宗師徐…
04《云石會傳奇》校注
05貴州地方戲整理與改編
06昆曲口述史 七 浙江卷
07東方符號文化:梅蘭芳
08一聽就懂的音樂劇
09梅派京劇失傳劇目選集:龍…
10真與美的追求:曾昭娟評劇…
顧希佳 等 著
杭州小熱昏是一種民間說唱藝術,清末民初盛行于杭州,并在上海、蘇州等地產(chǎn)生…
可購
汪家惠,邵建偉,徐宏圖 著 楊建新 編
西安高腔因衢州古稱“西安”而得名,其源頭可追溯至明末清初。它是在南戲“四…
季偉 主編
第一章節(jié)為漢代的樂舞管理機構,主要是結(jié)合文獻記述及目前的研究現(xiàn)狀,對漢代…
姜曉文,袁學軍 編
川劇是中國戲曲申的瑰寶,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它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曲目以…
杜建華 主編
《川劇精華》是一本專門為川劇愛好者、鑒賞者、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研究者等編…
胡淼森,劉佳 著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作為炎黃子孫,學習和繼承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chǎn)是…
張麗民 編著
《舞蹈音樂基礎理論及其應用》結(jié)合舞蹈學院學生實際現(xiàn)狀和舞蹈專業(yè)的需求,編…
劉錦云 著
錦云是農(nóng)民的兒子,他熟悉農(nóng)村,熟悉農(nóng)民。他出生于河北省雄縣,“大清河北邊…
《戲曲研究》編輯部 編
《戲曲研究(第79輯)》主要內(nèi)容包括:迎刃析疑如破竹擘流辨似欲分風(上):…
晏亞仙 著
《天姿國韻說京劇》本著和諧社會以人為本的根本理念,從民族文化的角度,對中…
羅萍 等 著
紹興平湖調(diào)本名越郡南詞,是明清江南說唱藝術——南詞在紹興的遺存?!捌秸{(diào)之…
劉志群 著
《中國藏戲史》是一本關于研究西藏戲劇的書籍。 書中詳細介紹了藏戲的起源、…
劉樂 著
歌劇是一種高雅藝術,它融文學、音樂、詩歌、美術、舞蹈等為一體,給人以全方…
暫缺作者
《戲劇鑒賞(適用于非藝術類專業(yè))》作為藝術殿堂中古老而又年輕的藝術,以獨…
肖蘇華 著
本書收集了作者多年來在各種書刊上發(fā)表的文章,主要是讓廣大讀者和芭蕾愛好者…
王國華,李平 著
二人轉(zhuǎn)本是東北土生土長的藝術形式,近幾年來卻已經(jīng)跨越了地域限制,在全國各…
江玲,陳鴻,毛毳 主編
《舞蹈鑒賞》是普通高校各個專業(yè)學生的一門文化素質(zhì)教育課程,是一門系統(tǒng)概述…
吳良忠 編著
中國戲劇服裝藝術和中國其他民間藝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戲曲服裝圖案結(jié)構好,健…
張繼紅 著
18世紀意大利正歌劇詠嘆調(diào)旋律優(yōu)美、動人,既適于初學者聲音訓練,又適于歌唱…
丁羅男 著
《二十世紀中國戲劇整體觀》于1999年由文匯出版社初次出版,當時的想法,是要…
孟冰 編劇,王曉嶺 作詞,張卓婭,王祖皆…
《野》劇的出現(xiàn)不是偶然的。它繼承了新歌劇緊跟時代的求新創(chuàng)新精神。我國歌劇…
毛時安 著
為讀者奉獻這本畫冊,是為了讓更多的人能一睹是這部偉大作品的藝術風采。因為…
余勇 著
研究戲劇史很難,研究粵劇史則恐怕更難,資料難求矣。星星點點,不成體系,且…
張爽 著
《寧夏曲藝簡史》從多方位通過縱向聯(lián)系和橫向比較對寧夏曲藝的起源、發(fā)展作了…
二十余年來,作者一直在潛心研究中外舞劇理論與創(chuàng)作,前后也編創(chuàng)了五部舞劇?!?/p>
高登云 著; 高登云 繪
本書約14萬字,收錄臉譜1000余幅。本書命名《秦腔歷代故事戲臉譜》,所收錄劇…
王永年,劉巨才,段樹人,張明亮 著
60年,共和國一路走來,風雨砥礪,歲月流金。在60年發(fā)展的交響曲中,經(jīng)濟發(fā)展…
王克芬 著
《舞論:王克芬古代樂舞論集》論述了石窟舞蹈圖像和各種古典、民族、民間舞蹈…
李平君 編著
世界文明古國創(chuàng)造的人類偉大文明,唯獨華夏文明獨存。其他的文明都衰落、消失…
徐城北 著
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京劇的行當、道具、表演藝術特點等知識,同時娓娓道出眾多梨…
楊和平 著
楊和平先生曾在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攻讀博士學位,《譚盾歌劇研究》是他的博士…
李伯欽 選編,李爾璇 整理
元曲指元代的雜劇和散曲。元雜劇是以曲詞為主,有完整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和性格鮮…
俞為民 著
昆曲采用的是曲牌體的音樂結(jié)構,具有嚴謹?shù)那{(diào)格律,《昆曲格律研究》對昆曲…
張雅心 著
建國60周年,樣板戲成型40周年,我們出版了老攝影家張雅心先生拍攝于上個世紀…
胡曉軍 著
2009年是《上海戲劇》雜志創(chuàng)刊50周年,《上海戲劇》的繁榮和沉寂、猶疑和反思…
蔣偉,任慧 編著
突出了舞臺機械控制技術的特點與特殊要求,較全面地介紹了舞臺機械設備所適用…
陳平一 編
馬(連良)派、楊(寶森)派是京劇老生行當中頗受業(yè)內(nèi)外人士熱愛的流派,他們…
張紅君 主編
過去上黨梆子演戲,除花臉打臉、旦角涂脂抹粉外,生角(包括小生)是不化妝的…
上海市文史研究館 編
京劇在上海,起初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來自京津地區(qū)的京劇演員到上海演出;二…
(美)J.D.馬丁內(nèi)茲 著,范益松 譯
《舞臺打斗技巧》中的所有技巧都是為了幫助演員有步驟地、安全地完成舞臺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