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信息系統(tǒng)地理信息服務質量的理論與方法

地理信息服務質量的理論與方法

地理信息服務質量的理論與方法

定 價:¥40.00

作 者: 吳華意,章漢武,桂志鵬,沈盛彧 著
出版社: 武漢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地理信息管理系統(tǒng)

ISBN: 9787307083974 出版時間: 2011-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56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地理信息服務質量的理論與方法》是系統(tǒng)地研究地理信息服務質量的理論與方法的第一本專著。針對地理信息科學的發(fā)展趨勢,結合地理信息服務領域近十年來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地理信息服務質量的理論與方法》從理論上系統(tǒng)地闡述了地理信息服務質量的概念模型、參考模型、要素模型、評價模型及傳播模型:從方法上詳細地介紹了地理信息服務質量的度量方法、評價方法和地理信息服務鏈質量優(yōu)化方法:并在理論與方法研究的基礎之上,對地理信息服務質量的監(jiān)測、評估與應用原型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做了詳盡的描述?!兜乩硇畔⒎召|量的理論與方法》適合信息服務領域的研究者使用,也可以以供其它相關領域的理論研究者和實際工作者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地理信息服務質量的理論與方法》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地理信息系統(tǒng)的網(wǎng)絡化趨勢
  1.2 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SOA)與Web Services技術
  1.3 地理信息領域的標準化和服務化
  1.4 地理信息領域質量問題的進化和演變
  1.5 地理信息服務質量的研究內容
第2章  地理信息服務質量
  2.1 質量
  2.2 服務
  2.3 服務質量
  2.4 Web Services服務質量研究
    2.4.1 服務質量參考模型與框架的研究
    2.4.2 服務質量要素(屬性、維度)的研究
    2.4.3 支持服務質量的注冊與發(fā)現(xiàn)模型
    2.4.4 服務組合上下文環(huán)境下的服務質量問題
    2.4.5 服務水平協(xié)商與商業(yè)交互模型
  2.5 地理信息服務質量
  2.6 小結
第3章  地理信息服務質量的參考模型
  3.1 概述
  3.2 服務實體
  3.3 服務描述
  3.4 角色
    3.4.1 需求分析、設計與開發(fā)階段
    3.4.2 服務發(fā)布與發(fā)現(xiàn)階段
    3.4.3 服務協(xié)商與綁定階段
    3.4.4 服務運行及管理階段
  3.5 質量要素
  3.6 服務水平協(xié)議
  3.7 服務執(zhí)行及上下文環(huán)境
  3.8 小結
第4章  地理信息服務質量的要素模型
  4.1 建立地理信息服務質量要素模型的原則
  4.2 地理信息服務質量要素模型
    4.2.1 度量指標含義
    4.2.2 服務實體質量要素模型
  4.3 服務執(zhí)行質量要素
    4.3.1 質量樹
    4.3.2 常見服務執(zhí)行質量要素的度量指標
  4.4 擴展通用地理信息服務質量要素模型
  4.5 地理信息服務質量要素模型實例——WMS服務質量要素
    4.5.1 WMS簡要介紹
    4.5.2 WMS質量要素模型
  4.6 小結
第5章  支持地理信息服務質量的體系結構
  5.1 支持地理信息服務質量的OWS框架(Q-OWS)
    5.1.1 基本層
    5.1.2 組合層
    5.1.3 管理層
  5.2 支持地理信息服務質量的地理信息服務描述
    5.2.1 基于WSDL的服務質量描述
    5.2.2 基于能力文檔的服務質量擴展
  5.3 支持地理信息服務質量的地理信息注冊服務
    5.3.1 構建支持地理信息服務質量的地理信息注冊服務的原則
    5.3.2 ebRIM注冊器
    5.3.3 基于ebRIM擴展支持地理信息服務質量的元數(shù)據(jù)注冊、查找、發(fā)現(xiàn)
  5.4 小結
第6章  地理信息服務質量的評價
  6.1 地理信息服務質量評價流程
    6.1.1 確定評價對象
    6.1.2 確定評價指標體系
    6.1.3 構造初始評價矩陣
    6.1.4 規(guī)范化評價矩陣
    6.1.5 確定評價指標權重
    6.1.6 選取綜合評價模型并進行評價
    6.1.7 根據(jù)綜合評價結果進行優(yōu)劣排序
  6.2 地理信息服務質量要素權重的確定方法
    6.2.1 傳統(tǒng)的權重確定方法
    6.2.2 層次分析法
  6.3 簡單線性加權法
    6.3.1 基本原理
    6.3.2 評價流程
  6.4 模糊綜合評價方法
    6.4.1 基本原理
    6.4.2 評價步驟
  6.5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6.5.1 基本原理
    6.5.2 評價步驟
  6.6 灰色關聯(lián)度綜合評價方法
    6.6.1 灰色系統(tǒng)
    6.6.2 灰色關聯(lián)分析模型
    6.6.3 鄧氏關聯(lián)度
    6.6.4 評價步驟
  6.7 小結
第7章  地理信息服務質量的傳播
  7.1 服務鏈與傳播模型綜述
    7.1.1 相關概念
    7.1.2 傳播模型綜述
  7.2 層次聚合模型與圖式聚合模型
    7.2.1 通用Web質量要素與基本假設
    7.2.2 工作流模式
    7.2.3 層次聚合模型
    7.2.4 圖式聚合模型
    7.2.5 層次聚合模型與圖式聚合模型的比較
  7.3 基于概率的不確定值傳播模型
    7.3.1 背景
    7.3.2 模型定義
    7.3.3 模擬實驗
  7.4 地理信息服務鏈元模型與服務質量傳播模型
    7.4.1 地理信息服務鏈元模型DDBASCM
    7.4.2 地理信息成果質量要素及其傳播模型
  7.5 小結
第8章  地理信息服務質量的優(yōu)化與控制
  8.1 基于服務質量的服務鏈優(yōu)化方法綜述
    8.1.1 相關概念
    8.1.2 優(yōu)化方法綜述
  8.2 最優(yōu)化求解方法
    8.2.1 旁舉法尋優(yōu)
    8.2.2 基于線性規(guī)劃的最優(yōu)化方法
    8.2.3 模擬賣驗
  8.3 近似最優(yōu)化算法
    8.3.1 遺傳算法
    8.3.2 啟發(fā)式算法
  8.4 動態(tài)規(guī)劃方法
    8.4.1 背景及基本原理
    8.4.2 基于馬爾可夫決策過程的服務鏈優(yōu)化
  8.5 多任務規(guī)劃與應急響應模式
    8.5.1 資源競爭模式下的多任務規(guī)劃
    8.5.2 應急漸進優(yōu)化模式
    8.5.3 支持服務質量的服務鏈建模與執(zhí)行環(huán)境
  8.6 小結
第9章  地理信息服務質量的監(jiān)測、評估與應用平臺
  9.1 平臺總體介紹
    9.1.1 平臺功能性需求與非功能性需求
    9.1.2 平臺總體框架結構
    9.1.3 邏輯視圖
    9.1.4 子系統(tǒng)功能簡介
    9.1.5 數(shù)據(jù)內容及其邏輯結構
    9.1.6 平臺開發(fā)和運行環(huán)境
  9.2 支持地理信息服務質量的注冊中心
    9.2.1 軟件功能介紹
    9.2.2 數(shù)據(jù)庫結構
    9.2.3 軟件使用
  9.3 地理信息服務質量監(jiān)測系統(tǒng)
    9.3.1 軟件功能介紹
    9.3.2 軟件使用
  9.4 地理信息服務質量評價系統(tǒng)
    9.4.1 軟件功能介紹
    9.4.2 軟件使用
  9.5 支持地理信息服務質量的地理信息服務應用示范系統(tǒng)
    9.5.1 軟件功能介紹
    9.5.2 軟件使用
  9.6 小結
第10章  地理信息服務質量的研究展望
  10.1 地理信息服務技術的發(fā)展
  10.2 基于地理信息服務質量的服務鏈建模
  10.3 地理信息組合服務的質量優(yōu)化和控制
  10.4 地理信息服務質量的應用前景展望
附錄A  地理信息服務質量的元數(shù)據(jù)XML Schema
附錄B  擴展的WFS 1.1.0能力文檔XML Schema
附錄C  能力文檔與ebRIM匹配關系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