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城市歷史的特點不僅體現為差異化的城市發(fā)展路徑,更在于典型性的近現代中國城市發(fā)展模式的研究價值。一座建置僅百余年的城市得以躋身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之列,是青島歷史令人矚目之處。1897年以來,青島先后遭到德、日、美三個帝國主義國家的入侵,歷史發(fā)展可謂跌宕起伏、歷經滄桑,城市性質既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色彩,又有封建半封建舊中國的印記;城市發(fā)展既有技術先進的工貿基礎,又有獨具風韻的城市文化;城市建設既有合理長遠的規(guī)劃引領,又有各具風情的多元化建筑——這就使青島這座城市具備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特有的城市風貌,孕育了獨具特色的城市文化。一座區(qū)域性的新興城市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曾引發(fā)眾多牽動全國乃至世界的重大事件,可謂屈指可數,而青島就是這樣一座城市。自從德國占領青島以來,由青島引發(fā)的全國性事件之多、對國內國際局勢影響之深遠,國內罕有可匹。“膠州灣事件”促發(fā)著名的“戊戌變法”運動;德占青島和修筑膠濟鐵路導致轟轟烈烈的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日本取代德國占據青島,進而拋出意在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引起全國人民的反日運動,由此爆發(fā)的“五四”愛國運動更是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發(fā)展軌跡,被有的學者視為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分界線。1922年,在全國人民力爭下,青島回歸祖國,成為外國在華租借地中最早收回的一處租借地。1925年發(fā)生的青島紗廠工人大罷工和“青島慘案”,使青島再次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和“五卅”運動的中心之一。抗戰(zhàn)勝利后,青島成為美軍基地,爆發(fā)了反對美軍駐扎青島的斗爭。這些重大歷史事件及其所產生的重大社會影響,賦予青島歷史以豐富的內涵,也奠定了青島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