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尚姜太公:兵家之鼻祖,軍事之淵藪
第一卷 文韜——學治國用人之道
文師第一:情同而親合,親合而事生之
盈虛第二:君賢圣,則國安而民治
國務第三:馭民如父母之愛子
大禮第四:君主應具備的行為規(guī)范和品德修養(yǎng)
明傳第五:認清并正確處理道義、倦怠和個人欲望的關系
六守第六:知人善任,用其所長
守土第七:凡事皆有法可循,仁義為先
守國第八:發(fā)之以其陰,會之以其陽
上賢第九:高居而遠望,深視而審聽
舉賢第十:選才考能,實與名要相當
賞罰十一:用賞者貴信,用罰者貴必
兵道十二:兵勝之術,密察敵人之機
第二卷 武韜——仿遣將用兵之術
發(fā)啟第一:全勝不斗,大兵無創(chuàng)
文啟第二:效法自然,清靜無為
文伐第三: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
順啟第四: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道者處之
三疑第五:因勢利導,慎用計謀,巧用錢財
第三卷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王翼第一:結構完整的團隊容易成功
論將第二:存亡之道,命在于將
選將第三:慧眼獨具,選擇人才要慎重
立將第四:善于放權,發(fā)揮人才的最大潛能
將威第五:刑上極,賞下通,是將威之所行也
勵軍第六:以身作則、體恤下屬的才是好領導
陰符第七:重要的保密、調兵工具——陰符
陰書第八:承載重要信息的陰書
軍勢第九:攻伐之道,作戰(zhàn)的一般原則
奇兵第十:變化神妙的軍勢
五音十一:如何把音律運用到軍事作戰(zhàn)中
兵征十二:士兵的表現(xiàn)、戰(zhàn)爭勝負的訊號
農器十三:居安思危,和平時期也要備戰(zhàn)
第四卷 虎韜——思戰(zhàn)備工事之慮
軍用第一:兵器的數(shù)量、種類、用途
三陣第二:天、地、人三陣
疾戰(zhàn)第三:四面受敵,如何突圍
必出第四:突圍有術,渡河有方
軍略第五:渡水的裝備和工具
臨境第六:雙方對陣,如何對敵
動靜第七:伏擊跟迂回,打擊敵人的好方法
金鼓第八:防敵、擊敵、追敵,防其伏擊的方法
絕道第九:利用地形,扭轉戰(zhàn)機
略地第十:強攻智取,奪得城邑
火戰(zhàn)十一:草地駐扎,謹防火攻有絕招
壘虛十二:測敵虛實,察敵活動
第五卷 豹韜——用排兵布陣之謀
林戰(zhàn)第一:森林作戰(zhàn),以守則固,以戰(zhàn)則勝
突戰(zhàn)第二:如何應對敵人突襲
敵強第三:敵強我弱,如何退敵
敵武第四:狹路相逢,善于用兵才是出路
鳥云山兵第五:山地駐扎,防御有術
鳥云澤兵第六:與敵夾河對峙,詐敵、伏兵不可少
少眾第七:以少勝多,并非無法
分險第八:依山傍水,與敵作戰(zhàn)
第六卷 犬韜——擁治亂興衰之能
分合第一:軍隊的集結、將領的簽到、賞罰的標準
武鋒第二:作戰(zhàn)中十四種有利的戰(zhàn)機
練士第三:用人所長,避人所短
教戰(zhàn)第四:細節(jié)抓起,循序漸進才牢靠
均兵第五:協(xié)同作戰(zhàn),做到人盡其才
武車士第六:選拔車兵的標準
武騎士第七:選拔騎兵的標準
戰(zhàn)車第八:戰(zhàn)車的“十死”“八活”
戰(zhàn)騎第九:騎兵的“十利”“九不利”
戰(zhàn)步第十:因“人”制宜地使用戰(zhàn)術,逢敵必勝
鬼谷子
鬼谷子王詡:培養(yǎng)奇才最多的先秦縱橫家
捭闔第一:談判有術,針對游說
反應第二:反復刺探,隨機應變
內楗第三:拉近關系,意氣相投
抵巇第四:見微知著,及時補救
飛箝第五:激勵挾制,控制言論
忤合第六: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揣篇第七:因勢利導,揣度實情
摩篇第八:謀之于陰,成之于陽
權篇第九:審度情勢,巧用語言
謀篇第十: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決篇十一:根據實情,速作決定
符言篇十二:身居要位,信守準則
附錄:《三略》智謀賞析
上略:禮賞雙加,人道用“兵”
中略:區(qū)分德行,明察權變
下略:陳述道德,考察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