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會史理論
開展社會史研究
三論開展社會史研究
深化與拓寬
邁向未來的社會史研究
社會史研究的探索精神與開放的研究領域
關于社會史研究“基本建設”的若干思考
簡述文化史與社會史研究的結合
社會結構理論與中國社會結構史研究
二、社會結構與農民
中國社會結構演變簡史
關于中國封建時代自耕農的若干考察
中國古代農民的構成及其變化
審視“定論”與等級分析
張瑞德、盧惠芬著《中華民國史社會志·社會階層與流動》評介
三、文化心態(tài)史
皇帝崇拜文化心態(tài)探究
論歷史上愛國思想的發(fā)展和實踐
關于歷史課的愛國主義教育
略論當代中華文化建設與資源利用
從“殺熟”說到對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
從《論語》、《孟子》飲食規(guī)范說到中華飲食文化
皇家的生育及生育觀念散論
古代著名淪落女子為何受到褒揚
《神秘的幻術》序
朝鮮大報壇述論
四、社會史史料學
關于建設中國社會史史料學的思考
略述中國古代社會史的史料
社會史研究與《二十五史》
史學著作的圖文配合與構建視覺史料學
五、社會史與歷史研究法
“說故事”的歷史學和歷史知識大眾文化化
古代農民家庭經濟研究法淺談
最重要的是時間的檢驗
附錄:
歷史學的傳承與啟新——馮爾康先生訪談錄
傳布智慧的歷史學——馮爾康先生史學訪談四題
開展社會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