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溯源篇:千年貢院的由來
科舉制度的古化石
“龍門”與科考制度的完善
秀才?舉人?進士
金榜題名與殿試
二 地理篇:“左廟右學”的大成之作
大成至圣的夫子廟
學宮,科舉的預備場所
國子監(jiān)與民間書院
舉前啟蒙教育與“考棚”
三 考場篇:簾分內外話“南闈”
明經取義的大比之場
科考“煉獄”與鄉(xiāng)試
張謇“冒籍”與童試
陳獨秀:感悟于江南科場
四 試題篇:八股文從何而來
從興詩賦到試經、義、策、論
八股文將科舉引向末路
清末鄉(xiāng)試試題選讀
科考答卷及八股文章賞讀
五 場規(guī)篇:科場弊竇面面觀
清代考生挾帶驚現?南貢院
順治痛殺科場腐敗官員
震動朝野的康熙辛卯科場案
林則徐監(jiān)臨江南貢院立場規(guī)
六 逸事篇:落第風流有大家
被“革黜”功名的唐伯虎
屢試不第的神話之父吳承恩
《儒林外史》與吳敬梓
太平軍的女狀元傅善祥
冒辟疆與秦淮名妓董小宛
七 興替篇:科舉制度的“掘墓人”
西學東進:科舉制度的沉淪
新式學堂在國子監(jiān)廢墟上崛起
資產階級革命:科舉制度的“蓋棺者”
貢院閉門百年后引發(fā)的論爭
附錄 璀璨的文化遺存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