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
一、問題的提出及研究的意義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義
二、教育史學元研究的基本內涵
(一)“元”的內涵及“元研究”與“元科學”
(二)從“元理論”“元教育學研究”到“教育史學元研究”
三、中、西方教育史學元研究概述
(一)中國教育史學元研究概述
(二)西方教育史學元研究概述
(三)中、西方教育史學元研究評述
四、教育史學元研究的主要問題及其理論與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問題
(二)研究理論和研究方法
(三)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
第一章 教育史學的學科性質及學科體系研究
第一節(jié) 教育史學的學科性質
一、學術界關于教育史學的學科性質與研究對象的討論
二、教育史學的學科性質
第二節(jié) 教育史學的研究對象及其學科地位
一、教育史學的研究對象
二、教育史學的學科地位
第三節(jié) 教育史學的學科體系
一、學科體系、教材體系與課程體系的概念辨析
二、關于教育史學科體系的爭鳴
三、教育史學的學科體系設想
第二章 教育史學的功能與價值研究
第一節(jié) 教育史學的功能與價值的內涵
一、功能概念與價值概念的辨析
二、教育史學功能與價值的含義
第二節(jié) 教育史學功能與價值討論的回顧與思考
一、西方教育史學界關于教育史學功能和價值的討論
二、中國教育史學界關于教育史學功能和價值的討論
三、中、外教育史學界對教育史學功能和價值認識的特點分析
第三節(jié) 教育史學功能與價值的再認識
一、教育史學的學術功能與價值
二、教育史學的社會功能與價值
三、教育史學的學術功能與社會功能的關系
第三章 教育史學認識論研究
第一節(jié) 教育史學認識的主體
一、教育史學認識主體的內涵及其基本特征
二、教育史學認識主體的認識結構及其功能
第二節(jié) 教育史學認識的客體
一、教育史學認識客體的內涵
二、教育史學認識客體的主要特點及其對認識活動的影響
第三節(jié) 教育史學認識的形成過程
一、教育史學認識的可能性問題
二、教育史學認識的形成過程
第四節(jié) 教育史學認識成果的性質及其檢驗標準
一、教育史學認識成果的性質
二、教育史學認識及其成果的檢驗標準
第四章 教育史學方法研究
第一節(jié) 教育史學研究方法的內涵及其特點
一、研究方法的一般界說
二、教育史學研究方法的基本內涵及其基本特點
第二節(jié) 教育史學研究方法探討的歷史回顧
一、中、西方關于教育史學研究方法的探討
二、當前教育史學研究方法的主要特點
三、教育史學研究方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三節(jié) 教育史學研究方法體系試構
一、教育史學研究方法體系構建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二、教育史學方法體系構想
第五章 教育史學的跨學科研究
第一節(jié) 教育史學跨學科研究的一般問題及內涵
一、跨學科研究的一般問題
二、教育史學跨學科研究的內涵
第二節(jié) 教育史學跨學科研究現(xiàn)狀
一、西方教育史學跨學科研究的現(xiàn)狀
二、中國教育史學跨學科研究的現(xiàn)狀
三、教育史學進行跨學科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第三節(jié) 教育史學的跨學科研究解析
一、教育史學跨學科研究的本質
二、教育史學跨學科研究的基本范疇
三、教育史學跨學科研究的基本規(guī)范
余論
一、分析與總結
二、突破與不足
三、趨勢與未來
附錄 主要中西人名對照表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