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理論法學社會主義憲政的倫理價值研究

社會主義憲政的倫理價值研究

社會主義憲政的倫理價值研究

定 價:¥25.00

作 者: 陳壽燦 等著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法理學

ISBN: 9787802518773 出版時間: 2011-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32開 頁數(shù): 31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人本法律觀作為一種新的法學學術思潮有著重要的引領意義,也構(gòu)成憲政倫理研究邏輯前提,同時,憲政倫理的研究成果將成為構(gòu)建人本法律觀的現(xiàn)實材料。對依法治國的辯證法考察,構(gòu)成了以辯證的思維研究憲政倫理的獨特視野和制度背景。社會主義憲政倫理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問題域,倫理維度在社會主義憲政建設中有著特殊的地位,社會主義憲政的表象與實質(zhì)是其理論視野中的基本線索。對社會主義憲政倫理歷史邏輯的追述與闡發(fā),不但體現(xiàn)了歷史與邏輯的一致性,而且為法理解釋提供了批判與反思的對象。我國社會主義憲政倫理從觀念、規(guī)范到實踐,在一定程度上借鑒了資本主義國家憲政倫理的成果,從而極大豐富了我國憲政建設研究的成果。權力倫理觀是社會主義憲政的根本性倫理觀。這是從世界上曾經(jīng)存在和現(xiàn)存的社會主義國家憲政實際狀況和馬克思主義的國家理論考察得出的結(jié)論。從國家維度考察社會主義憲政倫理價值,必須考察國家與公民的關系。國家與公民關系的核心經(jīng)歷了從古代國家權力對公民義務的關系、中世紀國家權力對公民義務的關系、近代國家權力對公民權利的關系、現(xiàn)代國家義務對公民權利的關系的歷時性演變過程。社會主義國家與公民的關系的核心是國家義務對公民權利的關系,是一種表達善的倫理關系,因而比其他社會關系有著更高的價值地位?;诠衽c國家在憲法上的關系,國家對公民權利承擔義務,尊重和保障公民基本權利是國家最基本的義務。國家義務存在的倫理目的保障公民權利,為此,必須對國家權力進行限制。從法理上考察國家權力的來源的學說大致有三種:神授國家權力說、契約主義國家權力說和馬克思主義國家權力說。馬克思主義國家權力說是社會主義國家權力來源的理論基礎。社會主義憲政國家的權力規(guī)范與權力保障既與其權力觀有緊密聯(lián)系,又與其人性論密不可分,人性論是社會主義憲政國家權力的倫理基礎。社會主義憲政的根本性倫理觀是權力倫理觀。所謂社會主義憲政的權力倫理觀,就是指無論是從歷史還是現(xiàn)實看,社會主義憲政都是一種以權力行使為最高工具性價值取向的倫理觀。考察社會主義憲政權力倫理觀應結(jié)合社會主義國家權力運作的價值和社會主義的倫理目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社會主義憲政國家建設的目標,這一憲政目標全面反映了社會主義憲政權力倫理觀。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實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民主法治是社會主義國家權力運作的根本價值訴求,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國家權力運作的核心價值訴求,安定有序是社會主義國家權力運作的重要價值訴求。和諧倫理觀與勞動倫理觀是社會主義憲政的基礎性倫理觀。這是從世界上曾經(jīng)存在和現(xiàn)存的社會主義國家憲政實際狀況和馬克思主義的勞動理論、社會發(fā)展理論考察得出的結(jié)論。從社會維度考量社會主義憲政倫理,主要分析兩個問題:即社會主義憲政倫理與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政治倫理之間的關系,以及社會主義憲政倫理在當前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社會主義憲政倫理在國家權力架構(gòu)、強化權力監(jiān)督、追求親民和諧的價值等方面體現(xiàn)了對中國傳統(tǒng)社會政法倫理的繼承,同時,在繼承基礎上形成超越,主要體現(xiàn)在:契約對身份的超越、平等權利對“差序格局”的超越、民主對專制的超越等。在當前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社會主義憲政倫理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社會主義憲政倫理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政法倫理基礎,并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一個穩(wěn)定的政治環(huán)境;同時,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是社會主義憲政倫理所追求的目標,只有在和諧社會中,社會主義憲政倫理的各項價值才能實現(xiàn)。鑒于憲政之勞動倫理觀對這個社會倫理構(gòu)建的根本意義,尋找兩者之間的實質(zhì)性差異是構(gòu)建我國憲政倫理觀的必然要求。以上論證表明,基于新教倫理的資本主義憲政之勞動倫理觀與基于共產(chǎn)主義理想信念的社會主義憲政之勞動倫理觀截然不同。從形式上講,資本主義國家憲法一般不直接就勞動權作出規(guī)定。所有社會主義國家憲法文本中都直接規(guī)定了對勞動權的保障。從內(nèi)容看,資本主義憲政秉持一種義務本位的勞動倫理觀,即勞動是人對上帝的職責。而社會主義憲政更多地強調(diào)勞動權利、勞動義務與勞動責任三位一體的統(tǒng)一,勞動不但是人自由全面發(fā)展的條件,而且是人的解放的必由之路。保障人權、維護人的尊嚴、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是社會主義憲政的發(fā)展性倫理觀。這是從世界上曾經(jīng)存在和現(xiàn)存的社會主義國家憲政實際狀況和馬克思主義的人學理論考察得出的結(jié)論。由于具有現(xiàn)代權利意識的公民是社會主義憲政國家的歷史與邏輯起點,所以從個人維度來研究社會主義憲政倫理價值,必須以公民為視角。社會主義憲政倫理價值包含三個方面的含義:社會主義憲政倫理的目的性價值、社會主義憲政倫理本身所包含的價值和社會主義憲政倫理的價值評價標準,這三個方面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存,共同構(gòu)成個人維度的社會主義憲政倫理價值內(nèi)涵。社會主義憲政倫理的目的性價值,在憲政價值內(nèi)涵中占據(jù)突出地位,是社會主義憲政倫理價值的核心內(nèi)容。社會主義憲政所追求的根本目的,應該在于逐步消除人們對國家的依附,不斷推動社會主義社會政治關系的進步,保護和促進公民的自由和民主權利,保障人權。保障人權也是社會主義憲政倫理價值的核心。維護人的尊嚴是社會主義憲政倫理本身所包含和反映的價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社會主義憲政本身的科學性,它反映著社會主義憲政是否在現(xiàn)實生活中充分發(fā)揮作用,它是保障人權這一目的性價值有效實現(xiàn)的必要條件。人權、社會主義法治、社會主義民主、有效政府是社會主義憲政的題中應有之義,而人的尊嚴是人權的正當根據(jù),是社會主義民主的價值導引,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價值,是有效政府的正當性基礎。而社會主義憲政倫理的價值評價標準是目的性價值的延伸和演繹,反映了社會主義憲政倫理對于它所促進的各項價值的重視和表現(xiàn)程度,體現(xiàn)著社會主義憲政倫理的發(fā)展趨向。人的全面發(fā)展既作為社會主義憲政的出發(fā)點,也是社會主義憲政追求的目的,社會主義憲政導源于對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向往,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是社會主義憲政倫理價值的評價標準,是保障人權、維護人的尊嚴價值的延伸和演繹。維護正義是社會主義憲政的保障性倫理觀。這是從法哲學高度論證得出的結(jié)論。正義是人類的永恒追求。古往今來,實現(xiàn)正義的方式多種多樣,從原始社會的血親復仇、同態(tài)復仇,到階級社會的居間公權力的裁決,再到法治社會的司法裁判。在當代社會,司法已經(jīng)成為實現(xiàn)正義的必不可少的方式,人們對司法正義的期待也越來越高。隨之而來,司法倫理的研究逐漸興起,而作為司法倫理的核心內(nèi)容范疇——司法正義的倫理審視成為司法倫理的研究前沿。《社會主義憲政的倫理價值研究》(作者陳壽燦)立足于司法本身的倫理特性,對司法正義的理論內(nèi)涵進行了重新詮釋;就司法正義是司法倫理的價值歸屬問題進行了詳盡解析,并從制度構(gòu)建和司法職業(yè)者個體德性培養(yǎng)兩個維度探析司法正義的實現(xiàn)進路,論證司法正義實現(xiàn)的可能,以期糾正當代社會中司法不公的弊病,為法治社會的構(gòu)建和完善提供理論支持。 《社會主義憲政的倫理價值研究》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作者簡介

  陳壽燦,男,漢族,1962年10月生,浙江余姚人。先后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和武漢大學法學院,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F(xiàn)任浙江財經(jīng)學院副院長,兼任中國倫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法理學研究會理事、浙江省倫理學會常務副會長、浙江省法理學法史學研究會副會長。先后在《哲學研究》、《新華文摘》、《倫理學研究》、《政法論壇》等刊物發(fā)表和轉(zhuǎn)載專業(yè)論文30余篇,出版《方法論導論》、《當代中國倫理學若干前沿問題研究》、《財經(jīng)法律評論》等學術著作6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司法部基金,浙江省社科規(guī)劃等省部級以上項目7項,成果獲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和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獎。主要從事法哲學、法倫理學研究,長期致力于從德治與法治融合的高度探討國家管理與社會運行的機制,在系統(tǒng)闡釋人本法律觀倫理意蘊的基礎上,開拓了憲政倫理的研究領域,產(chǎn)生了良好的學術反響。

圖書目錄

緒論
一、人本法律觀的倫理意蘊
(一)作為倫理的法律觀的嬗變
(二)人本法律觀是一種著眼于人的倫理新視角
(三)人本法律觀是一種體現(xiàn)倫理精神的法律理念
二、依法治國的辯證法
(一)依法治國是共性與個性的統(tǒng)一
(二)依法治國是肯定與否定的統(tǒng)一
(三)依法治國是認識與實踐的統(tǒng)一
第一章 社會主義憲政倫理的理論緣起、歷史邏輯與法理解釋
一、社會主義憲政倫理的理論緣起
(一)社會主義憲政的表象與實質(zhì)
(二)倫理維度在社會主義憲政建設中的特殊地位
(三)社會主義憲政倫理研究的主要問題
二、社會主義憲政倫理的歷史邏輯與法理解釋
(一)社會主義的歷史邏輯與法理解釋
(二)社會主義完政的歷史邏輯與法理解釋
(三)社會主義憲政倫理的歷史邏輯與法理解釋
第二章 社會主義憲政的根本性倫理觀
一、社會主義國家與公民關系的倫理本質(zhì)
(一)國家與公民關系的歷史演變
(二)社會主義國家與公民關系的倫理本質(zhì)
二、社會主義國家的權力來源及其倫理基礎
(一)國家權力來源的學說
(二)社會主義國家權力的來源
(三)社會主義國家權力的倫理基礎
三、社會主義憲政國家權力運作的倫理價值
(一)民主法治:社會主義憲政國家權力運作的根本價值訴求
(二)公平正義:社會主義憲政國家權力運作的核心價值追求
(三)安定有序:社會主義憲政國家權力運作的重要價值訴求
四、根本倫理觀:比較法視野中社會主義憲政的權力倫理觀
(一)資本主義憲政的權利倫理觀
(二)社會主義憲政的權力倫理觀
(三)新的憲政倫理觀念:權利與權力平衡的秩序倫理觀
第三章 社會主義憲政的基礎性倫理觀
一、中國傳統(tǒng)社會政法倫理的內(nèi)容及其特征
(一)大一統(tǒng)理念
(二)群體本位主義
(三)親民和諧思想
二、社會主義憲政倫理是對傳統(tǒng)政法倫理的繼承和超越
(一)社會主義憲政倫理是對傳統(tǒng)政法倫理的繼承
(二)社會主義憲政倫理又是對傳統(tǒng)政法倫理的超越
三、社會主義憲政倫理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一)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或特征
(二)社會主義憲政倫理在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四、比較法視野中社會主義憲政的勞動倫理觀
(一)基于新教倫理的資本主義憲政的勞動倫理觀
(二)基于共產(chǎn)主義理想的社會主義國家憲政的勞動倫理觀
(三)比較與鑒別:一個簡短結(jié)論
第四章 社會主義憲政的發(fā)展性倫理觀
一、社會主義憲政倫理價值的主體
(一)自由主義、共和主義關于公民的理解
(二)公民概念的歷史演變及其在中國憲法文本中的發(fā)展
(三)公民是社會主義憲政最為活躍的主體因素
二、保障人權:社會主義憲政倫理的目的性價值
(一)作為最低限度標準的普遍人權
(二)作為與特定政治共同體結(jié)合表現(xiàn)出豐富內(nèi)容的多樣人權
(三)保障人權是社會主義完政倫理的核心價值
三、維護人的尊嚴:社會主義憲政倫理本身蘊含的價值
(一)人的尊嚴的道德基礎
(二)人的尊嚴——社會主義憲政的正當性基礎
四、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社會主義憲政倫理的價值評價標準
(一)人的發(fā)展過程的歷史形態(tài)
(二)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涵義
(三)社會主義憲政的理想在于對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的向往與追求
第五章 社會主義憲政的保障性倫理觀:正義倫理觀
——以司法倫理為視角
一、司法正義是司法倫理的價值歸屬
(一)司法倫理
(二)司法正義
二、司法正義與制度之“善”
(一)司法制度的倫理性
(二)何為“善”的司法制度
(三)“善”的司法制度的實現(xiàn)
三、司法正義的德性保障
(一)司法職業(yè)者的角色倫理
(二)司法職業(yè)者的“應當”
(三)司法職業(yè)者的德性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