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與公平競爭的博弈:以多維創(chuàng)新為坐標》是知識產權的現代化路徑表明:知識產權法不可能專情于創(chuàng)新激勵,罔顧氣候變化、能源安全、公共健康、生物多樣性、環(huán)境保護等符合人類需求的全球公共政策問題而孤立運行。英國知識產權委員會在分析知識產權的本質時指出:“無論怎樣稱呼知識產權,我們最好將它視做公共政策的一種手段,授予個人或機構一些經濟特權,以實現更大的公共利益,而這些特權只是一種目標實現手段,其本身并非口標?!敝R產權的公共政策性意味著可將其視為促進公共政策目標實現的一項工具,同時也決定了知識產權的私權界限與范圍。知識產權的設置及其制度安排應促進智力成果創(chuàng)造者與公共利益發(fā)展之間達成適當的平衡,這種平衡不僅需要知識產權制度內部對其權利設限,還要受制于公共政策目標。《知識產權與公平競爭的博弈(以多維創(chuàng)新為坐標)》(作者鄭友德)是“知識產權競爭法與公共政策研究叢書”之一。《知識產權與公平競爭的博弈(以多維創(chuàng)新為坐標)》分為知識創(chuàng)新之維;競爭創(chuàng)新之維;管理創(chuàng)新之維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