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也妮·葛朗臺》是巴爾扎克最著名的作品。然而,它的創(chuàng)作并沒有在他思想上留下很長一條航跡。他寫作《鄉(xiāng)村醫(yī)生》或《路易·朗貝爾》等作品,都要花上數(shù)個月時間醞釀構思,寫作過程中反反復復,推翻重來的情況時有發(fā)生,再三修改更不在話下,真?zhèn)€是嘔心瀝血。相反,《歐也妮·葛朗臺》仿佛是信手拈來,寫得十分順暢,既沒有遇到特別的困難,甚至沒有激發(fā)作者高度興奮的熱情。只是在成功地描寫了歐也妮的愛情,又聯(lián)想到自己與那位美麗的波蘭伯爵夫人即韓斯卡夫人的愛情時,巴爾扎克為自己的這篇新作感到自豪。他在給韓斯卡夫人的第一封信里告訴她,這是一篇沒有多大抱負的中篇小說,可算作《圖爾的本堂神甫》的姐妹篇。一個有趣的外省故事,容易寫,也容易銷。當然不能與《鄉(xiāng)村醫(yī)生》相提并論,那是他自己心目中的杰作。然而,《歐也妮·葛朗臺》問世后,批評家們都毫無保留地高度贊賞,認為這才是巴爾扎克的杰作。甚至每當作者的一篇新作出版,他們都要以《歐也妮·葛朗臺》作為參考加以評論,以至于巴爾扎克十分惱火,認為這種偏愛實際上等于對他的其他作品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