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一 序文品
二 慧能說法
三 弘忍慧能問答
四 五祖集門人索偈
五 諸門人不敢呈偈
六 神秀書偈
七 五祖見偈
八 慧能作偈
九 慧能受法
十 慧能向南
十一 惠順求法
十二 般若智自有之
十三 定慧一體
十四 一行三昧
十五 定慧如燈光
十六 法無頓漸
十七 無念為宗亦不立
十八 坐禪不著心不看凈
十九 坐禪一切無礙
二十 見自三身佛
二十一 四弘大愿
二十二 無相懺悔
二十三 無相三歸依戒
二十四 大智慧到彼岸
二十五 摩訶解義
二十六 般若波羅蜜解義
二十七 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
二十八 持《金剛經》即見性人般若三昧
二十九 小根不悟 大智能修
三十一 切法盡在自身中
三十一 自心善知識三昧解脫
三十二 發(fā)太誓愿不退菩提分付此法
三十三 無相滅罪頌
三十四 修福與功德有別
三十五 西方剎那見、
三十六 在家修行無相頌、
三十七 大師歸曹溪山、
三十八 無《壇經》秉承非南宗弟子
三十九 南能北秀
四十 志誠來參
四十一 大師為志誠說戒定慧
四十二 法達來參
四十三 智常來參
四十四 神會來參
四十五 三科法門
四十六 三十六對法
四十七 不稟授《壇經》非吾宗旨
四十八 大師告別真假動靜偈
四十九 五祖師傳衣付法頌及大師頌”
五十 大師二頌
五十一 歷代傳法祖師
五十二 見真佛解脫頌
五十三 自性真佛解脫頌
五十四 滅后奇瑞送葬立碑
五十五 《壇經》傳授
五十六 如付此法須得上根智
五十七 流通品
附錄:《曹溪大師別傳》(節(ji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