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規(guī)國家法、憲法走向民主法治:當代中國政治文明的價值體系初探

走向民主法治:當代中國政治文明的價值體系初探

走向民主法治:當代中國政治文明的價值體系初探

定 價:¥38.00

作 者: 李德順 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行政法

ISBN: 9787511823182 出版時間: 2011-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8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走向民主法治:當代中國政治文明的價值體系初探》文集的問世,原本與慶祝中國政法大學建校60周年有關。雖然我來到法大僅僅6年,還不到1/10,但有一條無形的紐帶,久已把我與她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了。這條紐帶就是對中國法治建設的關注。作為一名哲學研究者,我是從自己的專業(yè)理論中,逐漸認識了法治之于中國的意義。記得1986年夏的一天,當我的博士論文《價值論》通過了答辯之后,有一位記者來問我:“你的這套哲學理論好像很深奧。如果把它應用于中國現(xiàn)實,能夠得出什么政治啟示或政治結論呢?”我當時的回答是兩個字:“民主”。意思是說,政治是最典型的價值領域,依我對人類價值現(xiàn)象、價值關系及其規(guī)律的理解,中國社會政治生活的合理結構和未來前景,應該是走向社會主義民主。

作者簡介

  李德順,1945年生,哲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F(xiàn)任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人文學院名譽院長、學報主編;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生院哲學系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社會任職: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副會長、兼價值學專業(yè)委員會主任暨中國價值學會會長,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常委、北京市哲學會副會長,國內多所高校的客座教授或名譽教授。主要研究領域: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改革和發(fā)展、價值與價值觀念、當代文化。代表著作:《偉大的認識工具》、《價值論——一種主體性的研究》、《新價值論》、《道德價值論》(合作)、《選擇的自我:一個哲學家眼中的人生》、《立言錄:李德順哲學文選》、《話語的圈套:李德順短論雜文選》、《家園:文化建設論綱》(合作)、《鄧小平人民主體價值觀思想研究》、《與改革同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哲學理路之思》等;主編作品:《價值論譯叢》、《價值學大詞典》、《人生價值叢書》、《實踐價值叢書》、《馬克思主義哲學范疇研究》、《哲學概論》、《精神家園叢書》等。部分作品曾獲北京市和教育部優(yōu)秀社科成果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圖書獎等。1993年被國務院授予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圖書目錄

科學、民主、法治——從“五四”到今天(代序)
民主與法治:解讀鄧小平的政治價值觀
試論鄧小平的人民主體觀
在實踐中理解辯證法的“合理形態(tài)”——反思毛澤東的兩類矛盾和對立統(tǒng)一觀
當代中國人的精神自立
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
從“人類中心”到“環(huán)境價值”——兼談一種價值思維的角度和方法
考察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方法問題
國學:“熱”向何處?
論多元文化主體的權利
主流價值觀是否在邊緣化?
怎樣看“普世價值”?
關于法的價值的對話
社會倫理演進中的元道德問題
法治還是德治?不可回避的選擇
“以德治國”的誤區(qū)
論和諧社會的文化建構
和諧文化應是一種新型的法治文化
思想道德建設必須理順三個關系(訪談)
集體主義意味著什么?
公民的道德權利和尊嚴
道德轉型的足跡——對我國近30年若干倫理事件的評述
法治文化論綱
確立中國法治的主體意識
用體制打造廉政文化
創(chuàng)造法治化的行政管理模式(訪談)
從個人道德到司法職業(yè)道德(訪談)
企業(yè)責任與社會誠信
深化改革才能解放和發(fā)展文化生產(chǎn)力
端正學風須標本兼治
警惕文化沙漠化
學者與學術
評所謂“戰(zhàn)略知識分子”
“知識分子”概念再思考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